京剧新闻
 
 
 
 
 
 
 
 
 
 
乌鲁木齐三代京剧人见证薪火传承路
国粹京剧   2019-09-06 10:38:57 作者:王畅彤 来源:新疆网 文字大小:[][][]

     乌鲁木齐三代京剧人见证薪火传承路——“天山雅韵,丝路华章”戏曲晚会侧记

        8月20日,“天山雅韵,丝路华章”戏曲晚会在乌鲁木齐拉开序幕。乌鲁木齐京剧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名家组成的“超强阵容”,共同呈现戏曲之美,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大戏”。

        能够参与其中,对于每一位戏曲人来说都是一件幸事。在市京剧院,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以全部的热情、全身心地为演出忙碌着——

    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就是精神食粮

        8月20日,演出后台,今年71岁的乌鲁木齐老京剧人王维忠帮助演员们化妆、换装。

        从1971年加入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成为一名丑角演员至今,王维忠不知已参演了多少场演出。

        “1955年,我们剧团刚成立的时候叫群众京剧团。1959年改名为乌鲁木齐市京剧团。”王维忠回忆,他刚工作那会儿,全剧团正常演出的只有《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样板戏。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京剧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恢复了传统经典剧目的排练和演出。

        在老人看来:“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就是百姓的精神食粮,都以忠、孝、节、义为主题,观众在京剧剧场里,受到的不仅是艺术的熏陶,更是传统美德故事的精神价值教育。 ”

        “现在党和国家为京剧发展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我就算老了,也要为京剧发展出把力。”王维忠说,他家四代人唱京剧。以创新促进戏曲开枝散叶8月19日上午,忙碌在乌鲁木齐京剧院排练现场的何铁军眼中布满了血丝,但作为乌鲁木齐京剧的“班主”,他有太多加班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末,戏剧文化出现衰退现象,来剧院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在这样的环境下,1989年,何铁军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这也开启了他审视现代京剧艺术的新视野。

        1991年学成归来,何铁军在剧团身兼多职,既能写剧本,又能导演节目,需要的时候粉墨登场。

        为了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何铁军进行了很多大胆的融合创新。

        今年1月18日,“国风雅韵”主题京剧秀在乌鲁木齐剧院启幕,芭蕾舞《花雅禅》中,当脚穿芭蕾舞鞋、身着传统京剧水袖的演员们登上舞台时,立刻吸引了观众们的眼球。

        京剧创新的路子打通,何铁军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从乌鲁木齐首届戏曲戏迷票友大会到新春名家名段演唱会,再到选派优秀青年演员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戏曲交流学习。作为乌鲁木齐京剧事业发展融合创新的总导演,何铁军说,传承京剧艺术最大的意义,就是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传播。

    甘当青年演员进步基石

        8月19日,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瑛正为将要参加演出的青年演员进行戏曲指导。“

        作为新疆唯一的京剧专业院团,我们的传习尤其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专业的京剧演员将本地有戏曲潜能的孩子挖掘、培养出来。”陈瑛说。

        1982 年陈瑛从市艺术学校京剧班毕业了。同年,她考入中国戏曲学院,拜张君秋为师。学成后,她成为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的一名演员。

        从上世纪 80 年代末起,乌鲁木齐京剧人革新了京剧艺术的舞台表现形式,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戏曲演唱会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京剧。 1990年,在市京剧团的支持下,陈瑛筹办了首届陈瑛京剧演唱会。这场在新疆人民剧场举办的演出座无虚席。

        2015年,以培养新疆京剧未来力量的“陈瑛工作室”应运而生。四年来,陈瑛孜孜不倦地履行着新疆京剧未来赋予她的一项特殊的使命——“师徒帮带”。除了常规演出,陈瑛承担着“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张派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在传播京剧艺术的同时,选拔有潜力、有恒心的青年演员,也是陈瑛目前最关注的工作。

    “用心学习不负老师期望”

        8月20日的“天山雅韵,丝路华章”晚会上,学生安赞尔·吐尔洪在戏曲联唱《梨园新苗》中,参与了京剧《武家坡》选段的演出。

        今年13岁的安赞尔·吐尔洪早已是乌鲁木齐少儿戏曲舞台上的明星。

        2016 年,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的演员到安赞尔所在的市 92小开展京剧传习活动,发现了安赞尔的天分。随后,他得到了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瑛老师的专业指导,学京剧的劲头更足了。

        安赞尔说,为了这一天的演出,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大家看演出就知道我努力的成果了!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乌鲁木齐三代京剧人见证薪火传承路
京剧亮相第四届怀柔艺术季
济南市京剧院《大舜》“一改一演”
青海现代京剧《生如夏花》巡演35
国家京剧院“国粹在身边”赏析课在
青京少儿戏曲培训中心专场汇报演
常州“国风颂雅”京剧演唱会举行
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郭琇洗堂》亮
湖北省京剧院丹江口市“精准扶贫”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