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200多名京剧票友上海赶考
国粹京剧   2019-09-04 09:11:46 作者:赵玥 来源:新民晚报 文字大小:[][][]
    上自花甲老人,下至4岁小儿,200多名京剧票友上海赶考  

    小小穆桂英 惊倒大评委  

        首次在上海设立的京剧考级,吸引了上海本地、长三角地区乃至港澳台地区和外籍票友200多人,年龄跨度从4岁到69岁。

        国家京剧院特别派来了3位名师评委:宋小川、周婧、姜贺。相比其他城市的考点,上海的青少年考生尤其多,15岁以下的孩子占了八成以上,京剧“娃娃军”在舞台上一会儿变身李铁梅演一出《红灯记》,一会儿又装扮成杨子荣唱一段《智取威虎山》。

    京剧正火热

        京剧考级分9级,每3级分一档,初级要求能唱,中级要讲究吐字、唱腔、音准的把握,高级就要求靠近专业演员的水准了。

        为上海的考生做评委并不是件轻松的活,其他城市的考点通常只有一百多人,今年第一次设考点的上海人数就翻倍,让评委宋小川十分惊讶,这是他第一次碰到考生人数如此多的情况。在北京,京剧考级已经实施了4年,最初是北京市教委推广京剧进校园,配套的京剧考级应运而生,然后渐次在国内各大城市开花。大家的初衷倒不是为了特长生的加分政策,而是因为多学了一门艺术,需要一个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价值。

        曾经有一次,宋小川在考场里看到一个2岁的考生,太小了还不会唱,家长都不让他上台,小朋友一定要上台表演一个下腰。逗乐评委之余,也让大家倍感激动。上海京剧院多年的戏曲普及推广活动,为这次京剧考级输送了一大半的考生。待到几年后,上海的考生从初级到高级百花齐放,想必考级这件事会推动更多人爱上京剧。

    少儿  圆一个戏梦

        9岁的朱文漪(见左图)一上台,从扮相、台步到演唱,都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选的是《穆桂英挂帅》,因为考场时间有限,朱文漪在家翻来覆去把所有会的都演了一遍,最后由京剧老师定夺,选了《捧印》一折。评委宋小川感慨,这真是个考戏曲学校的好苗子,朱文漪人小志气大,马上回道:“这也是我的远大理想。”

        朱文漪的父母都全力支持她学京剧,上学期,父母轮流从闵行区接她到徐汇区的天钥桥路上海京剧院“京剧跟我学”的少儿班上课,掐着时间写作业、吃晚饭、上课,等晚上回到家已经22时。朱文漪的妈妈陈雁斌这次一起陪同来考级,她看到最小的比朱文漪开始学戏时(6岁)还小,年纪大的都是爷爷奶奶辈了。

        对于家长们来说,京剧有了考级是一件好事。大家不是为了让孩子靠这个特长升学,而是为京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社会认同而感到高兴。陈雁斌感慨道:“学京剧的孩子终于不再小众了,希望更多喜欢京剧的家庭一起加入,让这个圈子越来越大。”

    成人 寻专业认可

        5月,依弘剧场(第一届京剧社会艺术考级上海考点)发布考级通知,立马吸引了上海和周边地区的票友来报名。今年47岁的邢山水是安徽湖阳农民京剧团团长,从他自己到团里的演员都是京剧爱好者,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每周大家都会给村民们表演。本来邢山水在离家更近的南京考区报了名,听说上海今年新开考区,二话不说就来了上海,看重的就是城市的京剧氛围和名家点评。他说:“平时我们就是票友相互学习,不来考一下、听一下老师点评,不知道自己水平究竟怎么样。”

        考级现场,宋小川听他一亮嗓子,就知道有点真材实料,宋小川问道:“你是跟唱片学的吧?”这一问,果然。从小在黄梅戏乡长大,邢山水前几年才开始学京剧,爱上了程派。农村里找不到老师教,他就一边开车一边听唱片跟着学,考级的这出《锁麟囊》就是他在车上学会的。宋小川提醒,跟老师学和跟唱片学,行内人一听就能听出来,邢山水的声音特别像程派,但京剧的发音咬字特别讲究,需要得到名师指点。

        另一位“60后”考生张茗,自小受父亲熏陶喜欢上了京剧,去年参加上海京剧院的“京剧跟我学”老旦培训班,学了几个月,受益匪浅。她用一段《四郎探母》里的“一见娇儿泪满腮”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评委对她说:“这位大姐唱得很好啊,气息稳定,非常放松,唱了有几十年了吧?!”张茗很感动:“尽管知道老师那是以鼓励为主,但足以让我心花怒放,原来我还行啊!”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郭琇洗堂》亮
湖北省京剧院丹江口市“精准扶贫”
安徽省徽京剧院暑期集训汇报演出
山东省第二届京剧票友大赛临清上演
200多名京剧票友上海赶考
北京京剧院13位青年隽杰舞台争艳
石家庄京剧团旦角儿的亮相
国家京剧院《杨门女将》迎接柏林代
燕萍京剧团沪上合作钢琴伴唱《红灯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