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湘”遇梅兰芳—高峰论坛举行
国粹京剧   2019-08-27 10:27:04 作者: 胡邦建 夏君香 施文 李长宏 来源:红网 文字大小:[][][]

    “湘”遇梅兰芳——高峰论坛举行 探讨梅派艺术传承发展 

        8月24日,“湘”遇梅兰芳——纪念梅兰芳艺术大师赴日演出100周年暨纪念梅兰芳诞辰125周年、梅葆玖诞辰85周年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 

与会嘉宾共同触摸水晶球,为本次活动揭幕。 

高峰论坛上,梅家代表、“梅派”弟子代表等进行了主题分享,共同探讨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有着200余年悠久历史的京剧艺术,被誉为中国国粹,梅兰芳、梅葆玖两位艺术大师是京剧艺术瑰宝中的璀璨明珠。

        8月24日,“湘”遇梅兰芳——纪念梅兰芳艺术大师赴日演出100周年暨纪念梅兰芳诞辰125周年、梅葆玖诞辰85周年高峰论坛在中国(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举行。“梅派”弟子首次齐聚湖南,分享同梅兰芳、梅葆玖的点滴故事,共同探讨“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梅兰芳纪念馆、北京京剧院、北京市梅兰芳艺术基金会、中国(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主办,长沙梅艺芳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马栏山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协办,旨在扩大京剧及京剧“梅派”艺术的传播和传承,向大众普及京剧艺术。 

        长沙梅艺芳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承东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为国粹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找到了新的思路和宏伟未来。作为活动承办方,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开展和落实京剧梅派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各项计划,真正让京剧的传承可持续并不断创新。 

        活动现场,梅家代表、“梅派”弟子代表等围绕“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题,从回忆葆玖先生两三事、梅兰芳的文化自觉与历史担当、梅派艺术的唱念、新形势下梅派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结合自身经历,畅谈身边人、身边事。 

        “在我的印象里,玖爷爷是位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先生,从来不摆架子,也不让别人叫他先生。” 梅兰芳第四代曾孙梅玮说,梅葆玖一直秉持着父亲梅兰芳的遗志,将京剧不断传承。他认为,梅派的传承不仅要传,更要承,只有把传播和继承结合在一起,这样才是真正传承梅派艺术。 

        “是梅兰芳帮我打开了京剧艺术之门,引领我走上了梅派艺术的道路。”梅兰芳弟子王志怡表示,在跟随梅兰芳学艺的时候,更多是学习梅派艺术家的美德与风范,梅派艺术美,艺德更美。 

        “提到梅兰芳大师,他在舞台上的形象,无论是唱、念、坐、打,都给人一个美的享受。在他的教导下,我的艺术生命才有了延续。”另一位梅兰芳弟子舒昌玉表示,不忘师恩,传承梅派艺术是每位梅派弟子的职责所在。 

        作为梅派第三代传人,梅葆玖弟子魏海敏心中最多的唯有“感恩”二字。“进入梅派表演的领域,我才深刻体会到了中国文化最精粹的部分。梅派艺术大气、温婉,这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有必要传承下去。” 魏海敏说“我们能为梅派艺术在当下的传承发展做点什么?就是要把梅派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传扬下去。”北京京剧院院长刘桐认为,传承梅派艺术精神,除了守正,坚持艺术的本真之外,要加大创新力度,用各种形式把梅派艺术发扬光大。 

        如何在南方传承京剧,扩大梅派艺术的影响力?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陈争光认为,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从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层面,进一步探索京剧发展新路径。 

        “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吸引更多的戏曲爱好者广泛参与进来,为梅派艺术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北京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张晶表示,当前,戏曲迎来了全面复兴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长远发展出发,统筹规划,在创新发展中走出一条特色道路。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泉声曲韵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山
浙江京剧团炎炎夏日创排《渡江侦察
“湘”遇梅兰芳—高峰论坛举行
乌鲁木齐京剧院名家联袂献上《龙凤
南京市京剧团再度发力原创《梅园往
陕西省京剧院安康人才培训结束
史依弘和王玺龙26日做客“谈艺说
瑜音社首届京剧夏令营开进“天平”
上京“京剧万里行”再出发 24天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傅希如京剧班公开课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