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王文清:一位京剧教育工作者的“自白”
国粹京剧   2019-05-21 10:05:51 作者: 来源: 山东商报 文字大小:[][][]

    王文清:一位京剧教育工作者的“自白”

        在王文清看来,自己走上京剧这一条道路,是无心插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京剧结缘,并且此后一生都没有放下。

        现在的王文清是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教师工作是一个良心活,我们要对得起热爱的事业,对得起孩子,也要对得起家长和社会。”他说。讲台上的京剧老生王文清,正在将他终身热爱的戏曲艺术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11岁男孩开启戏曲之路

        1977年,山东省五七艺术学校来济宁市招生,在学校30多名参加考试的考生中只有王文清通过初试,本着为学校争荣誉的想法他继续参加了考试。复试中,王文清临时准备了一段京剧,现学现卖,声情并茂,毫不怯场。“这小孩儿有天赋,而且撒得开。”几十年后,王文清依旧记得评委对他的评价。得到认可的这场表演也开启了一个11岁男孩的戏曲之路。

        在山东省戏曲学校学习的七年时间里,王文清遇到了启蒙恩师——韩玉春。“韩老师在教学上非常有方法,戏路很正。他十分注重对学生一字一腔、一招一式的规范教学,在教授‘唱、念、做、表’技术动作时,严格按照舞台演出的标准反复地示范和讲解。在剧目课教学上强调‘慢工出细活’,一句唱腔可能要学两到三个礼拜,不达标,绝对不能往下进行。”老师严谨负责的态度给王文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他后来的教学方式。

        在老师的重点培养之下,13岁的王文清在山东剧院出演了《辕门斩子》和《空城计》两出戏,得到了老师以及观众的一致好评。“学习京剧表演初期,我就是模仿,模仿老师的唱、念、做、表,一遍遍地模仿,千百次地练习,力求表演出韩老师的神韵和味道。”王文清表示。一出《空城计》,他饰演的诸葛亮在完成“望空中求先帝大显威灵”这句唱腔下场后,收获了观众的连声叫好。转身、叹息、摇头、思虑等一系列角色情绪皆由动作表现出来,不仅有老师韩玉春的风采,也表现出小演员自身的特点。

        韩玉春对王文清的专业学习规划十分用心,将他推荐给擅长文武老生戏的叶盛华老师,后来又推荐给著名的马派表演艺术家吴俊良老师深造,学习以念白和做工为主的剧目,这些学习让王文清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完成山东省戏曲学校的七年学习后,王文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当了一名京剧教师。

    多受京剧名家指点

        “当老师一点都不简单,担任教学工作之初就感觉到自己会的太少,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王文清这样告诉记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文清去中国戏曲学院师资干专班深造。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期间,王文清受到王世续、迟金声、李鸣盛、梁庆云、李甫春、杨韵清、叶蓬、陈增堃等众多国宝级京剧大师的指导。王文清表示,两年时间得到众多京剧名家的教诲,向老师们学会了15出剧目。

        印象深刻的是,王文清有幸跟随著名余派老生王世续学习文武老生代表剧目《战太平》。“我学习王老师的口型、气口、吐字方法、表演神情、武打身段、腰劲,先从外形观察王世续老师的神韵,然后再往里钻,琢磨声音、腔调、表演身段动作以及武打技巧的内在劲头。那时就像走火入魔了一样,经常晚上站在路灯底下,照着影子练习自己的表演身段动作。”王文清回忆,之前学过《战太平》,此次跟王世续老师再学一次,是对以往表演方式的打碎、重建,是一次升华。

        王文清的代表剧目《击鼓骂曹》是在中国戏曲学院跟着京剧名家杨韵清教授学习的。在学这出戏时,王文清不断练习,胳膊和手腕上的肌肉练得僵硬发紫。“《击鼓骂曹》有的戏份需要一边打鼓,一边唱。为了更专注于唱,也为了表演得更加完美,我只有把击鼓当成一种‘本能’。练鼓一练几个小时都不会停。记得当时父亲送我一款表,打鼓的时候把它打飞了,表针全找不着了。”王文清说。

        后来,王文清回到学校继续教书,再后来,成为戏曲学院的院长,依旧不断地学习钻研京剧艺术,继续向国内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学习。“在参与中国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多期京剧中青年教师高级进修班时,拜杨派老生叶蓬先生为师,向师父学习杨(宝森)派代表剧目《法场换子》。十二天内,我背台词、琢磨表演。半夜下着雨,为了躲避蚊子的困扰,撑着伞站在广场中央背戏。” 这是王文清对艺术的又一次“如饥似渴”。

        学艺路上,王文清感受到了京剧大家对待学生、对待艺术的态度,让他对艺术永远保有认真与敬畏的态度。“那么多优秀、慈祥的前辈,艺术造诣那么高,一直诲人不倦,教书育人,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我要干不好这行,对得起谁?”王文清说。

    站在讲台传承京剧

        从1991年至今,王文清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积极为各个专业院团输送优质人才。程慧慧是他在山东省戏曲学校之后带的学生,曾在1996年10月参加全国“新苗奖”少儿京剧邀请赛,参赛剧目《击鼓骂曹》荣获一等奖,而王文清也获得专业组指导教师一等奖。现在的程慧慧已经是山东省京剧院的优秀演员。

        目前,王文清带着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会“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根据其特点传授不同作品,并对其学习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这是王文清教学的一大特色。

        “戏曲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共性,比方说口传心授,言传身教,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学习京剧的第一步是模仿,要强调模仿的规格和技术。”王文清继承了韩玉春老师的教学方法,从京剧西皮声腔、二黄声腔、反二黄、反西皮,以及四平调、高拨子、娃娃调等音乐唱腔,到唱功戏、做功戏、文武老生戏,以及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的各种声腔板式、各种题材和体裁都进行教学。

        此外,王文清还带领师生到基层演出、开展戏曲进校园专业技术教学辅导,积极组织戏曲艺术高端研讨会、开办戏曲高层次艺术人才研修班等等。让戏曲惠及更多人,影响更多人,并得到更好的传承。

        也会有遗憾。“一直从事教学,个人上台展示的机会较少,有点遗憾,但是做一名有学有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培养更多高精尖艺术人才,将京剧艺术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才是自己更大的责任。”王文清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纪念杨宝森系列演出 全本《伍子
王文清:一位京剧教育工作者的“自
蛇入山文明惠民月京剧表演
“儿童版”京剧在老舍茶馆上演
云南省京剧院展演落幕
国家京剧院《红军故事》上海高校巡
南京京剧团青年演员展风采
津门京剧人齐聚一堂纪念丁至云百年
多宝镇京剧票友联谊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刘荣升京剧团《薛仁贵跨海征东》天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