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京剧《大宅门》“登台 ”演出
国粹京剧   2019-05-18 10:19:01 作者: 林静娴 来源:台海网 文字大小:[][][]

    主攻台湾年轻观众群 京剧版《大宅门》“登台 ”演出

▲《大宅门》电视剧版导演郭宝昌(左三)、京剧版导演李卓群(左四)与演员们合影

        曾在两岸都创下超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大宅门》改编为京剧版,5月17日至19日将在台北戏剧院演出。《大宅门》原创作者郭宝昌昨日率领包括新锐戏剧编导李卓群在内的主创团队抵达台湾,与媒体和粉丝展开交流。

        作为中华传统艺术形式,京剧的受众往往被认为偏向年长族群。但京剧版《大宅门》却力推“打破世代隔阂”,希望能吸引更多台湾年轻人走进剧场看京剧。为此,京剧《大宅门》在京剧音乐基础上加入昆曲曲牌和电视剧原声旋律;舞蹈则融入了现代芭蕾与探戈;就连角色造型也结合了传统京剧服饰形制、清末服饰元素和当代审美潮流,就是为了让看京剧变得很潮、很时尚。“两岸交流要先伸出触角,才能紧紧连接在一起。”京剧版《大宅门》编剧导演李卓群本身就是一名“85后”,而她带领的团队则更年轻。“主要演员平均年龄是27岁,‘黑衣人’(指龙套演员)里有‘95后’,乐队里则有‘00后’。”

        京剧《大宅门》撷取自电视剧中1906年前后时间段,济南府“花魁”杨九红因缘结识京城“百草厅”少东家白景琦,展开跨越门第鸿沟的缘分。饰演杨九红的是著名的“杜派青衣”窦晓璇,饰演“七爷”白景琦的是青年演员马博通。

    人物

    著名导演郭宝昌:

    《大宅门》改编成动漫也可以

        将经典巨作《大宅门》排成京剧,是电视剧版导演兼编剧的郭宝昌从创作之初就萌生的心愿。“我苦苦找了十五年才找到李卓群。”人称“宝爷”的郭宝昌昨天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李卓群作品的一贯风格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反叛传统”。

        郭宝昌坦言,如今京剧的发展不太景气。“年轻人愿意做京剧的不多,只剩老一代还在坚持。”他认为,“京剧的衰落一方面是受各种新文艺形式的冲击,但与我们自身也有关系。我们在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让京剧和新的世代沟通,和这个社会融合,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

        郭宝昌非常注重年轻一代的创作活力,他开玩笑地说,要“吸年轻人的血”来活跃自己,让自己的思维保持新鲜的状态。“不要老化,老化注定会被时代淘汰。”他说,京剧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化,没办法和新时代结合,所以京剧《大宅门》主创团队做了很多努力。

        提到把《大宅门》变成一个“大IP”,郭宝昌说自己很有“野心”。除了话剧、京剧外,舞台剧形式也已经在筹备。他还计划能将《大宅门》拍成电影,“也有人跟我提议说改编成二次元,比如动漫,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湖南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惠民演出暂时
国家京剧院与淄博京剧院帮扶共建
京剧《大宅门》“登台 ”演出
天津青年京剧团江阴惠民专场演出
青岛京剧院“5.12”护士节慰问
湖南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新创小戏建组
国家京剧院首次举办剧本朗读会
内马路社区传承国粹文化
福建京剧院建院70周年系列展演活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刘荣升京剧团《薛仁贵跨海征东》天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