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李恩杰:京剧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艺术层面
国粹京剧   2019-04-25 10:43:44 作者:卢扬 穆慕 来源:北京商报 文字大小:[][][]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京剧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艺术层面

        “一场演出,我们拿出收入的60%进行演员的劳务分配。以台上的主演和龙套演员为例,双方的劳务规定相差15倍,龙套演员有保底工资,一场演出不可低于200元,但主演能否全额拿到这15倍的酬劳却要根据当场的售票额决定。”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回忆起这些年京剧院的转型之路时感慨颇多。现阶段演出市场竞争加剧,京剧需要创新,在内容方面既要留住国粹精华,又要考虑消费者的欣赏习惯。但从院团整体方向的把控上,创新却又不能只停留在艺术层面,而是要将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舞台之上,保证演出的质与量。

    有人才有戏

        北京商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演出市场中,京剧如何保证自身的竞争优势?

        李恩杰:京剧的发展落实到院团之上,最为关键的还是两件事儿是“出人”、“出戏”,现在我们所倡导的出精品、出效益,最根本的也还是要回归到这两方面。但追本溯源,人才培养是剧院存在的根本,一个强大的剧院需要有充分的人才储备。在北京京剧院的历史上,可以总结出三轮大规模且成功的人才培养。首先是在1979年建院之初组织的大规模青年演员集体拜师活动,最终这批青年演员都成为剧院的栋梁之材,支撑了剧院一个时代;上世纪80年代后,剧院从戏曲学院引进了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等一批优秀人才,为重点培养具有潜力的青年演员,北京市青年京剧团应声而立,随后这些业务骨干成为近20年剧院的“领衔主演”团队;而目前的这一批青年演员则是北京京剧院通过举办擂台赛、擂台邀请赛,鼓励青年演员举办个人专场、面向市场竞争等方式,为青年演员搭建成长平台。在坚持演员后续培养工作的情况下,目前剧院的200余名演员中已有超过半数可担纲台上主角。

        北京商报:北京京剧院如何在艺术传承中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

        李恩杰:有人,才能有戏。一直以来,很少有观众通过买票的形式走入剧场观看演出,院内总结了多方面原因,但近年来我们认为,此前在对待这类问题的看法有失偏颇,将更多原因都归结为了客观因素,寻找剧团自身建设上的问题似乎找得不太够,所以近些年我们更多是在剧院内部进行改革。自2010年以来,剧院在市场化的方向上首先破除了追求“上座率”的传统思想,取消赠票、放弃组织观众措施,而是依靠把戏演好,将观众请回剧场;其次艺术品质的提高也是必要的,让老戏呈现新面貌,解决时长过长、故事情节推进慢、剧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在新戏的创作上追求高水平;最后剧院建立了以演出收入水平决定演职人员绩效和工资水平的分配机制。

    项目制改革

        北京商报:北京京剧院面向市场已经形成了诸多改革,在剧院内部是否也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和创新?

        李恩杰:2012年后我们在剧院内部逐步实行了“项目制”改革,这个制度和京剧的本质特征是相吻合的。项目制的本意是改变院团原有的权力结构,过去,我们更多实行的是常规的行政体制管理,由团长统筹团内工作,院内负责整体工作的部署。“官儿说了算”一直是常态,但京剧是“角儿的艺术”,思考如何让演员在可承担的范围内去推行“角儿说了算”,便实行了项目制改革。演员可以作为项目负责人进行演出立项,通过后项目组成员的挑选是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选择的,每周我们都会有业务协调会,院领导等主要是负责帮助协调相关事项,而剧目怎么演,时间、地点、排练等都是由负责人全权把控。将资源合理的配置给项目,按项目进行成本核算。

        北京商报:改革和创新已然是必行之势,那么这途中北京京剧院是否有相关措施能保证整体的管理规范化?

        李恩杰:剧院现阶段最为强调的就是按规矩办事。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全、由浅入深的过程后,积累了五大类、60余项规章制度,形成了体现项目制运营管理机制要求的,对剧院整体工作全面覆盖的完整制度体系。可以说剧院内部的现行制度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运作体系。甚至在演戏上我们也在追求标准化,我们开始一出戏一出戏的规整,包括舞台调度应该怎么走、音乐是什么、灯光如何配置,北京京剧院也希望在这方面再向前迈进一步。

    走出剧场

        北京商报:在市区演出收入稳定提升的前提下,北京京剧院是否有一些“走出去”的做法?

        李恩杰:作为首都的艺术院团,为老百姓尽可能提供方便的看戏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自2012年开始实行“每周一星”的品牌项目,我们在京郊的不同方位选择了5个剧场进行演出,并且保证每年演出不少于60场。目前北京京剧院已经相继走进大兴、密云、平谷、海淀、通州、门头沟、昌平、顺义、廊坊、房山、亦庄等多个京郊区县及河北、天津等地。院团内的领衔主演会在“每周一星”中进行特别场演出,在领衔主演之外,每年通过剧院内部演员报名、竞争,由艺委会选出60名优秀演员参与项目。但送戏下基层我们也坚持一贯的原则,其一演出必须是长安大戏院的水平;其二坚持售票,在低票价之上只卖不送,即便是10块、20块我们也要售票。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李恩杰:京剧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艺术
上海京剧名角溧阳演出
宁夏京剧院创排新剧目下基层惠民演
西城京剧发祥地艺术季活动拉开帷幕
国家京剧院与海阳京剧团结对共建
天津青年京剧团系列演出老生专场
京剧《大宅门》 南京将上演
福建京剧院芳菲国粹飘香校园
“京剧艺术的文化精神”在头屯河区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刘荣升京剧团《薛仁贵跨海征东》天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