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尚长荣山东收徒张宏建
国粹京剧   2019-03-22 09:50:01 作者: 徐淳 来源:北京晚报 文字大小:[][][]
    与时代同行 如春风拂面 

    ——从尚长荣先生收徒张宏建说起 

        东风解冻,丽日舒和。3月14日上午,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喜收山东省京剧院优秀青年花脸演员张宏建为徒。

        收徒在京剧界本已寻常,可尚先生收徒启人深思,发人深省。

        早在2000年,16岁的张宏建看了京剧《曹操与杨修》这出戏,就对尚先生崇拜得五体投地,但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19年后他能拜在先生门下。尚先生不喜收徒。这话说得不准确,应该说他是不喜随意收徒。现在文艺界有种拜师收徒不传艺的不良风气。那干嘛拜师呢?借名啊!徒弟借老师之名来抬自己地位,老师广收门徒以壮自己声威。尚先生不轻易收徒,这让我想到韩愈所说的“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尚先生是“爱京剧,择生而教之”。尚先生看准好苗子,收一个是一个,宁缺毋滥。

        2016年,张宏建得到一个令他喜出望外的消息:由国家艺术基金全力资助的尚长荣京剧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研习班准备招生。他第一个报了名,又有幸被录取。“尚研班”历时两个月,尚先生传授了两出戏——《曹操与杨修》《取洛阳》。《曹操与杨修》是尚先生自己的代表作,也是新时代京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取洛阳》是尚先生的老师侯喜瑞先生的看家戏。尚先生本着对艺术负责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一丝不苟,真教实授,每一句唱念,每一个身段,每一个眼神,细致入微,亲自示范,挨个指导。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张宏建分外珍惜。60天的课程只有他和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优秀青年花脸演员李永顺没缺过一堂课。他俩求学心诚,学艺认真,尚先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张宏建不放过任何向尚先生求学问艺的机会。在尚先生拍摄3D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时,他特意从济南赶到上海在片场观摩学习。当张宏建提出拜师的请求时,尚先生欣然应允,皆因怹感动于这个年轻人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我们现在提倡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其实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应该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拜师传艺是传统,但在继承这一传统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继承和继承些什么。尚先生的收徒仪式既保留了传统拜师中庄重的仪式感,又除去了那些铺张浪费的繁文缛节,还加入了新时代的科学元素。

        老戏班讲究磕头拜师,而且不仅拜师父还要给师娘磕头。尚先生每次收徒都不让自己的夫人参加拜师仪式。怹坐在一把椅子上,徒弟行三鞠躬礼而不用行磕头礼,行礼后献上一束鲜花。尚先生的收徒仪式不安排在酒店、饭馆举行,而是在京剧院的会议室里举行,桌上只有一杯清茶,会后不设一桌酒席。与会嘉宾没有任何酬劳。收徒仪式环节简净,更多的是对艺术的深入研讨。每一次收徒仪式都是一次京剧艺术研讨会。让形式服务于内容,而不是为了形式而形式。朴素、庄重、科学、时尚的收徒仪式,如春风扑面,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气息。尚先生还从不让徒弟给他过生日,不给徒弟们增加负担。他总是:潜心做事,低调做人,用实际行动“继承老传统,树立新风尚”。

        此次,尚先生从上海到济南,一下高铁就先去看望住在济南的二嫂陈宝成。陈宝成是尚先生的二哥尚长麟先生的夫人,二哥去世已经36年了,可尚先生总是挂念着二嫂。张宏建每次到上海学完戏,返回济南,尚先生总要托他给二嫂带去礼物和问候。因知已是85岁高龄的二嫂不便出门,所以尚先生这次就特意买了只烤鸭到家里陪二嫂吃顿便饭。

        收徒仪式结束后,3月14日下午,3D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在济南鲁信影城和谐广场店举办首映礼。观影前,尚先生向300多名观众介绍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制作情况,并和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3月15日上午,尚先生来到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举办了以“激活传统,融入时代”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尚先生鼓励青年人要坚定文化自信,要自重、自爱、自强、自立,要多一点对事业的追求,少一点对物质的攀比。先生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口号易喊,行动难为。已近耄耋之年的尚先生为了京剧艺术不辞辛劳,奔走疾呼,薪火相传,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收徒传艺,传的仅仅是艺吗?我替张宏建高兴,不仅因为他拜了一位名师,更因为他拜了一位人师。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尚长荣山东收徒张宏建
北京京剧院上演《龙潭鲍骆》
上海京剧改编《新龙门客栈》新闻发
湖南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周末剧场”
厦门实验中学与中国戏曲学院签约京
菏泽京剧票友联谊会为老人送演唱会
北京京剧院上演《群英会·借东风》
上海京剧《五百年后孙悟空》城市剧
京剧《大宅门》南京新闻发布会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刘荣升京剧团《薛仁贵跨海征东》天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