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京剧名家演唱会
国粹京剧   2018-12-20 11:32:05 作者:长江日报 来源:武汉市文化局 文字大小:[][][]

    “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 唱足3小时 返场再返场

    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

        13位名家,唱了足足3小时,返场再返场,戏迷们依然意犹未尽。16日晚,2018“戏码头·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系列演出的年度收官之作京剧名家演唱会在武汉剧院鸣锣开唱,热情的武汉戏迷令众多名家也越唱越嗨。

        和年初第六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23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齐聚江城一样,此次京剧名家演唱会也是名角儿云集。当晚亮相的13位名家门派众多、行当齐全,包括裘派花脸康万生、李派老旦李鸣岩、梅派大青衣史依弘、姜派小生于万增、余杨派老生杜镇杰、言派老生任德川,及武汉名家刘子微等。奚派老生李伯培因身体不适未能成行,也专程托主持人向戏迷们致意,有机会一定再来武汉演出。

        来了这么多大咖,武汉戏迷当然不会轻易错过,剧院里几乎座无虚席。台上唱着,台下不少观众也打着拍子和着,每每唱到兴起处,台下都是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于万增唱了一段《辕门射戟》后,又被观众的掌声引得加戏。再次离场时,观众的掌声却更加热烈了,引来梅派青衣张慧芳也重回台上,与于万增合唱。

        虽是寒冬深夜,台上台下的状态却都丝毫不受影响。85岁高龄的李派名家李鸣岩登场时,已是晚间10时。她一登场就打趣说:“这次见面很不容易,我都那么大岁数了。”唱了几句,她似是不动声色地看了看腕表,引得台下一阵会心的笑。一段《打龙袍》选段,一亮嗓就赢得满堂喝彩,此后连唱多段都是叫好声不断。

        花脸名家康万生担当大轴,显见得是与武汉结缘已久。他幽默地来了一句“武汉的父老乡亲们,快过年了,提前给大家拜个早年”,引来满堂欢呼。连唱《锁五龙》和《赵氏孤儿》选段后,他见戏迷留恋不舍,毫不犹豫地加唱了两段。唱了整整3个多小时后,戏迷们仍是意犹未尽,大幕徐徐关上时,许多观众还站在原地鼓掌挥手。戏迷王先生从7岁起就跟着父亲看戏,“老一辈的名家我都看过了,这次的阵容是目前最好的一批了,过瘾!”

    名家寄语武汉戏曲大码头

        舞台上,13位名家让江城戏迷们过足了戏瘾。而在后台,京剧名家们提起武汉,提起武汉戏迷,几乎每个人都会不吝言辞地称赞:“武汉这座戏曲大码头,是演员的必到之地!”

    李鸣岩:

    振兴“戏码头”需众人合力

        年过八旬的李派老旦传人李鸣岩,多年来无数次来汉演出、教学,对武汉的戏曲团体和票友和剧场都十分熟悉,武汉戏曲事业的蓬勃发展,她都看在眼里:“我一直都很喜欢武汉, 这里是戏曲的大码头,观众都很有欣赏水平,不管是哪里的京剧演员,武汉都是必到之处。这么多年,每次我来演出,一上台掌声就没停过。现在我已经80多岁了,有生之年还想多唱几段,多为京剧的传承做点事情,也谢谢武汉观众、票友们的爱戴,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大家一起合力,这个戏曲大码头才会越来越好!”

    康万生:
    武汉票友比演员还刻苦

        著名铜锤花脸康万生,带来经典的《锁五龙》和《赵氏孤儿》选段。他笑着说,40多年里,他每年都要来武汉演出一两次,每次来武汉,不唱这几段经典戏迷们都不依。“武汉是戏曲大码头,京剧也是发源于汉剧,武汉喜欢戏的观众多,也懂戏,好多票友练得比专业演员还刻苦。大家也特别关照我,每次来武汉我都有收获。”

        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康万生依旧没有停止艺术的追求,先后推出了个人专场的清唱会、原生态演唱会,还梦想着做一场交响音乐会:“武汉每年举行戏曲文化艺术节、名家名团武汉行,还有好多戏曲活动,我也希望能带给戏迷更多更丰富的演出!”

    张慧芳:
    武汉永远是我的主场

        虽然在节目单上写着来自北京京剧院,但在无数戏迷心目中,曾经在湖北省京剧院工作多年的大青衣张慧芳还是咱们“自己人”。张慧芳说,每次回武汉演出,心里都特别温暖:“我在武汉度过的十多年,也是人生最好的时光,朋友都在武汉,来演出像回家一样,戏迷们还是一样关心、爱护我,感觉这里永远是我的主场,来武汉必然要状态最饱满,心里最有底气。”

        虽然身在北京,张慧芳依然关心着武汉戏曲大码头的发展,武汉院团的新作、大学生戏迷的活动,甚至新剧的惠民信息她都没有放过:“武汉有深厚的戏曲基础,有着京剧、汉剧、楚剧等众多剧种,现在戏曲发展的势头正好,希望武汉能不断出更多精品,让戏迷们真正看到好戏,剧场里满满的,戏曲大码头才能真正的繁荣。”

    任德川:
    言派在武汉知音多

        来自山东青年京剧团的著名言派老生任德川,90年代就曾来汉演出,还和武汉京剧院的关正明等众多名家合作过。他回忆,第一次来汉登台是在民众乐园的江夏剧场,当时他上场刚张嘴就被吓住了,因为台下观众都跟着他一起唱,一直唱完了整个唱段:“那种感觉太好了!武汉观众太厉害了,很会听,哪个地方好,哪个地方不对都很清楚,所以直到现在,我要到武汉来演出,心里还会紧张。”他回忆,当年热情的孝感戏迷赶到武汉来看戏,住满了旅馆的一层楼,看完戏之后硬是把他“绑架”到孝感,不仅演出,还和当地的票友联欢。

        任德川感叹,这么多年来,武汉城市发展很快,很多地方都变了,但戏迷们的热情没有变,“行里都说言派是个‘穷’派,演员少,琴师少,观众们听得也少,但在武汉这个戏曲大码头,言派有好多知音!”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京剧名家演
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郭琇洗堂》艺
黑龙江京剧院《赵氏孤儿》首都展演
浙江京剧团送戏长兴
瑜音社京剧教育项目发布会
天津高校京剧联盟进校园成果汇报演
湖北京剧院《大潮中的浪花》首演
黑龙江京剧院《南界关》北京“一炮
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奖学金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刘荣升京剧团《薛仁贵跨海征东》天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