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南京京剧团《大明城墙》唱响紫金大戏院
国粹京剧   2018-12-03 10:13:23 作者:陈茜 来源:荔枝新闻 文字大小:[][][]

    当城墙遇上京剧,“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大明城墙》带你穿越600年……

        一年多的剧本创作,十几稿修改打磨,数月的精心排练,明城墙这一被后人喻为中国长城之后的又一惊世之作,被南京市京剧团搬上了舞台。历史与现实,以城墙为媒,穿越600年再次聚会。11月29日晚,原创京剧《大明城墙》唱响紫金大戏院, 向观众们展示了一段传奇的城墙故事。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原创京剧《大明城墙》讲述的正是: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修建南京明城墙的故事。

    【剧情概述】

        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修建南京城墙。结义兄弟徐士成、常志勇弃甲从工,担负起督建修城的重任。为赶工期,常志勇以劣充好,导致新建城墙出现裂隙。徐士成毅然决定推倒重建。兄弟为此反目。经徐母教诲,徐士成主动揽责,常志勇终于幡然醒悟,二人和好如初。大明初立,国库银匮。为争取民间捐助,丞相刘伯温假扮算命先生去到沈府,一来劝捐,二来一探民间盛传沈府“聚宝盆”之虚实。聪慧机智的沈夫人识破端倪,道出了“聚宝盆”之秘密。 为了如期修好城墙,徐士成披肝沥胆,探洪峰,踏巨浪,身先士卒,解决了众多的工程难题,“龙吐水”“鬼脸城”等留下了一个个传世的景观佳话。工程正在紧要关头,徐母病逝,徐士成强忍悲恸,遵母遗言,以“忠”代“孝”,踏雪巡城……历经二十余年,明城墙大功告成,梦圆时分,聚宝门前民情鼎沸,万众欢腾。

    浓厚的南京本土元素,加入南京话念白

城门城门几丈高 
三十六丈高 
骑大马 带把刀 
走进城门抄一抄

        这首南京人耳熟能详的童谣,一下子把大家拉回童年时光。主创团队在剧中引入了一些南京本土元素,加入南京话的念白。有大家熟知的童谣、南京特产盐水鸭、明城墙“聚宝盆”等掌故传说。这些都让老南京们感到非常亲切,每到熟悉之处,观众席上便响起掌声和笑声。浓郁的南京特色,让戏迷们沉醉其中,很多戏迷不禁跟着哼唱起来。以史为鉴,戏由心生,这是属于他们的儿时记忆。

   文戏武戏样样出彩,票友过足戏瘾

        都说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众多名角齐聚,让观众过足了戏瘾。《大明城墙》是一出新编原创京剧,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名角们为这出戏都下足了功夫。天津京剧院院长、曾两次摘下梅花奖的王平,在剧中饰演督建修城墙的官员徐士成。他从拿到剧本开始,几乎每天都在揣摩角色。王平说:“创作一出戏比学十出戏还难,因为没有一个既有的规矩,你怎么演,它就怎么成。”所以,在保有京剧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不仅设计了优美独特的曲调,还加了独有的舞蹈动作。比如《探水》这场戏,台上空空如也,完全靠演员们的形体表现洪水来了,在船上跟浪进行搏斗的感觉,观众看得大呼过瘾!拍案叫绝!

    唱腔设计特别,绝不非驴非马

        唱腔的创新,在《大明城墙》中得到很好的呈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有适度的创新。在乐队的编配上,没有引入西洋管弦配置,多是些传统配置。在渲染气氛时还会使用双排键,这一乐器的使用在当今新编戏舞台还是不多见的。京剧就是要好看好听,才有生命力。剧中开头劳动场面的合唱,让人一下想到中国以前的劳动人民在劳动的时候所唱的“劳动号子”,虽然不是一领众和,但也不是强行效仿西洋舞台剧,而是有切实的本土根据。

    舞台上的《大明城墙》,京剧中的工匠情怀 

        观众看戏曲,就是看角儿、看玩意儿。《大明城墙》编排了验砖的“砖舞”、探水的“长篙舞”、踏雪巡城的“滑雪”等载歌载舞的场面,热闹非凡。文武老生名家王平和花脸新秀陈嘉,对情境和角色的掌控力以及对技巧与程式的驾驭能力,将人物刻画得细腻入微。上至80岁京剧铁粉,下至20岁年轻观众,都赞不绝口。这一切,都是原创京剧的魅力。

        为了更好的还原历史,《大明城墙》首次改编

        南京市京剧团团长王珏说:“ 为了整部剧更加紧凑完整,这次不仅重新做了音乐编曲,还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场次,几位主创通过反复讨论,结合当时全民出动建城墙的历史背景,设计了变卖家产修城墙和缝制冬衣的情节,使得整个剧更加饱满丰富,改动后的《大明城墙》,这次在第二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的舞台上是首演。”

    一句唱、一段舞,细微之处见真功  

        上春晚、有微信公众号,王平在京剧人里算是潮人。“我认为现在京剧宣传还不够。都讲山后练鞭,台上 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十年功你得让社会知道,传递京剧人的态度和理念。国外音乐会通常都是提前一年开始宣传运作,这样戏就必须得按部就班做下去、还要做出彩,京剧人也需要给自己一些压力。有戏才能有戏,细微之处见真功 ,”《大明城墙》主演王平说。 

        一座城墙就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出大千世界人心百态;一座城墙也是一个巨大的梦乡,它寄托着国家的抱负和民族的理想,也凝聚着百姓的期盼与愿望。《大明城墙》像一粒种子,深深地扎根于京剧艺术的肥沃土壤,通过艺术家们辛勤地耕耘,不断地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大明城墙》曲未终,人未散。愿一座城永留心中,初心不改,情怀永在。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南京京剧团《大明城墙》唱响紫金大
湖南王雅琼 拜张萍门下
甘肃京剧团 盘龙岭》巡演落幕庆城
北京京剧院开发区艺术节演出《锁麟
民间京剧团体亮相山东首届农民戏剧
江苏京剧院三位青衣《凤还巢》江南
山东京剧院传统戏沂水大剧院上演
石家庄京剧团国粹润童心
永州市第五届京剧票友艺术节冷水滩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刘荣升京剧团《薛仁贵跨海征东》天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