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戏曲界纪念史若虚诞辰100周年
国粹京剧   2018-11-26 10:19:38 作者: 韩君怡 来源: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余荫泽后 立德树人 

    ——戏曲界纪念史若虚诞辰100周年 

史若虚

        在中国戏曲学院的校园内,田汉、王瑶卿、萧长华、史若虚4位老校长的铜黄塑像总能引人驻足。不忘先辈,继往开来,是戏校的优良传统,其中,史若虚校长献身戏曲教育事业的探索精神,已镌刻在无数学子心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1950年中国戏曲学校成立直至离世,史若虚始终满怀热忱,一心一意地投入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日前,中国戏曲学院召开了“戏曲高等教育四十年暨纪念史若虚校长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诸多学者与艺术家共同缅怀“老校长”,回顾史若虚为新中国戏曲教育做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说:“我们深入研究、传承先生的办学理念,既是对其最好的追忆和缅怀,也是总结新中国戏曲教育的重要切入点,更是推进新时代戏曲教育发展的引擎。”

    广纳群贤,完善师资

        1950年1月,史若虚任中国戏曲学校教务长。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戏曲学校改制为大学体制,史若虚出任中国戏曲学院的首任院长。

        “史若虚先生不仅有参与创校奠基之功,更作为长期教学工作的实际负责人,先后辅助田汉、王瑶卿、萧长华等校长,从无到有,建立了学校戏曲教育体制和教育体系。”巴图说,其中关键的办学治校理念就是史若虚对于戏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始终坚持专家治校、专家育人。

        “他广聘戏曲界贤能,兼容南北各派,摒弃门户之见,充实教师队伍。名家名流云集国戏,在此授课传艺。”戏曲理论家钮骠回忆,刘喜奎、侯喜瑞、谭小培、荀慧生等名角都曾在学校任教。

        “记得梅兰芳等各流派大师还来学校为我们示范表演,让我们大开眼界。”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回忆8年戏校生活,不禁感慨“老校长”教学思想的超前,让学生们在青年时期就树立起博采众长的理念。

        “他对教师的遴选与教学的把关非常严格,教什么戏心中有数,绝不将就马虎。同时不忘打造梯队,培养青年教师,让他们继续深造,奠定了戏校的办学根基。”钮骠表示,如今,保证教学质量的上乘稳定,仍是学院倍加重视的大事。

    因材施教,桃李满园

        数十年以校为家的史若虚,把培养学生成才放在首位,不断探寻着现代戏曲高等人才的培养方式,在他的倡导下,“因材施教、普遍培养、共同提高、适时拔尖”的培育模式逐渐成形。“满腔心血化甘露,滋润满园桃李香”,戏校最终培养出了刘秀荣、杨秋玲、刘长瑜、李维康等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成为戏曲界的领军人物。

        学院的首届毕业生、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回忆道:“史校长提倡大班带小班的教学模式,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同学们一同上台演戏。甩水袖、跑圆场……低年级同学在潜移默化中将基本技巧学到了手。这种‘传帮带’的模式,久而久之就成了学校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史若虚认为,只有在舞台上演过的戏才立得住,所以实践演出成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在校内实践,史先生还经常带领我们到长安大戏院、西单剧场等舞台正式演出。通过不断地观摩与实践,我们对剧目的了解与掌握更加扎实了。”李维康表示,部分学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崭露头角的,为毕业后进入剧团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见人见戏”的育才理念让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在年轻时就找到了定位。史若虚发现她嗓音细腻甜美,最适合唱旦角,为她安排了《杨门女将》等教学剧目,并督促她苦练武功。“先生曾对我说,‘朱砂无存,红土为贵’,告诫我要认识自己,并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刘长瑜说,“我永远感念恩师的良苦用心,谆谆教诲受用终生。”

    不忘初心,传承文脉

        作为新中国戏曲教育事业最重要的开创者之一,史若虚在传承传统戏曲科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又探索了现代戏曲高等人才的教育方法,实现了戏曲艺术教育特殊性与高等教育普遍性的辩证统一。

        戏曲理论研究与教育工作者贯涌认为,纵观史若虚戏曲教育思想,其中涉及的基本规律与原理,对如今的戏曲高等教育依然具有启迪性。

        “史若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戏曲教育存在的根本矛盾,如素质与能力、天赋与培养、传统与现代等问题有着独到而清晰的认识,他的教育思想中渗透着辩证思维和博大智慧。”贯涌表示,如今这些矛盾依然存在,为推动戏曲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必须要研究史若虚穷尽一生探寻所留下的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

        “史若虚校长是戏曲教育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他继承传统,培养尖子,不断促进戏曲教育向新时代转化,他的教育思想值得后继者效仿、学习。”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主任颜全毅说。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指出,继承史若虚等前辈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国戏优良传统,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我们要肩负时代使命,努力实现新时代戏曲高等教育和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龚裕说。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戏曲界纪念史若虚诞辰100周年
宜昌京剧团演出 《孙尚香》
山东京剧院流动演出车进村
丰台戏曲进校园 培育万名小戏迷
连演三场李胜素于魁智湘江引爆“京
缅怀马长礼专场 张凯出演《三家店
湖北京剧院“红色文艺轻骑兵” 走
“富连成戏曲国际学术论坛”北京外
第十届江浙沪京剧票友演唱会在双林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刘荣升京剧团《薛仁贵跨海征东》天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