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丰台戏曲进校园 培育万名小戏迷
国粹京剧   2018-11-25 09:12:10 作者: 来源:新浪教育 文字大小:[][][]

    弘扬戏曲文化 打造丰台文化金名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2015〕52号)、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中宣发〔2017〕26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6〕29号)、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财政局、市文化局《关于实施戏曲进校园工作计划的通知》(京教体艺〔2018〕16号)和丰台区“十三五”时期美育教育发展规划,进一步落实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中国戏曲文化中心战略部署,立足丰台,弘扬戏曲文化,打造丰台文化金名片。

        丰台区教委于2018年11月18日举办“丰台区教委——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戏曲进校园首场演出暨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活动”,并在活动上发布《丰台区戏曲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

        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名誉会长、市委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史绍洁,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宇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陈冬,丰台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力军,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赵卫,北京市教委巡视员王定东,北京市财政局副巡视员汪钢,北京市文旅局副巡视员马文,丰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巨明,丰台区副区长张婕,丰台区政协副主席、政府办主任连宇,北京市教委体美艺处处长王军等市区领导,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崔伟,京剧名家、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李师友,中国评剧院党委书记吕力民,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京剧名家、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许翠,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副会长梁曦,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秘书长钱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尚慧敏,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宋丹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薛亚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寇春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刘桂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康万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杜镇杰等戏曲院校(团)领导和艺术家,区属相关部门领导,中小学幼儿园校长代表、社区文化工作者和小戏迷小票友参加当天活动。

        丰台中小学戏曲教育已有10年历史。早在2008年,丰台区就发出“戏曲教育从娃娃抓起”号召,开始自主探索,通过参与市教委京剧进课堂项目、学校与中国戏曲学院自主合作、幼儿园与专业院团合作、引进戏曲专业人才等方式开展课内外一体化的戏曲教育活动,积累了一定经验。2016年5月,丰台区17所戏曲教育基地校的2000名中小学生圆满完成北京戏曲文化周开幕式表演任务,“千人唱京剧”成为戏曲文化周的最大亮点。2017年、2018年丰台区5所戏曲基地校依托中国戏曲学院的平台连续两年登上“新年戏曲晚会”的舞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表演。在2018中国戏曲文化周上,组织联合四个区成功表演了《我是中国人》,展示了北京市中小学戏曲教育成果。

    2021年丰台将培育万名小戏迷小票友

        此次颁布的三年行动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学校教育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作用,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营造戏曲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扩大戏曲教育“丰台样本”的影响力。根据行动计划安排,2018年底,丰台区将总结梳理丰台戏曲教育已取得的工作经验和成绩,完善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成立戏曲教育办公室,加强组织保障、机制保障、经费保障。确定一批戏曲教育特色校,建设一批戏曲教育基地校,扶持一批多剧种发展学校,统筹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

        2019年,实现全区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2021年,实现“个十百千万”教育目标,即争创一个戏曲类金帆艺术团、推出十门精品课程、建成三十所戏曲特色校、打造一百个戏曲社团、打造千名专兼职师资保障队伍、培育万名小戏迷小票友、覆盖十万中小学生、辐射数万社区群众。

    通识教育纳入课程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

        在具体举措方面,丰台区将实施戏曲进课堂计划,将戏曲通识教育纳入课程,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年龄特点与学段课时计划,培育学生戏曲素养和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开展国粹第一课。以《习近平讲故事》书中故事为题材,组织小学生观看宣扬传统美德的京剧传统剧目;创新普及教育形式,通过课堂教学、名家(名师)讲堂、宣传素材介绍、剧目导赏、观看专业表演、体验互动等方式,增强对戏曲及传统文化认知。开展送戏进校园活动,每年不低于50场。

        丰台区还将着力开发小学阶段戏曲教材,在中学试点开设京剧选修课,编写配套教师教学用书;建立戏曲教育资源库,编写优秀戏曲剧目教材,录制名家名段赏析、名家教唱名段,开发京剧校本课程。

    重点扶持30所戏曲教育特色学校

        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师资轮训计划,培养一支业务精、能力强、能够开展戏曲通识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建立专家名师专业人才资源库。通过申报、评审、评估,重点扶持30所戏曲教育特色学校,扶持京剧、昆曲、评剧、曲剧、豫剧、黄梅戏、越剧等一百个中小学优秀戏曲社团,培养5-8个区级优秀社团,组建区级国粹艺术团和学生戏曲乐队,争创戏曲类金帆艺术团。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畅通戏曲人才培养通道,做到中小幼学段有效衔接,促进戏曲人才梯队形成。设立3-6个名家传戏工作室,挂牌传承实践基地、生源基地,培养不同戏曲流派(行当)“小传承人”,鼓励有潜质的学生报考戏曲学院附中和大学进行专业学习。安排中青年京剧骨干下校指导,分行当重点培养30名专业苗子,争创“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

    每年孵化10个原创剧目并组织学校排演

        同时提倡丰富学生戏曲实践,以京剧为主体,开发多剧种的创作孵化活动,以《习近平讲故事》和中国传统经典故事为蓝本引导学校师生创作传递向上向善价值观的作品,通过衔接讲台和舞台强化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理解和体验,促进传统文化入脑入心。每年孵化10个原创剧目并组织学校排演。

        丰台区还将加强校园国粹景观建设。将戏曲作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融入校园文化。每年选取5至8所学校重点建设,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学习长廊、学习园地、京剧教室、形体教室、戏曲文化墙、视听阅览区等立体方式,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中小学幼儿园逐步扩大试点 开设多剧种课程

        丰台区还将积极探索戏曲教育模式,实施多剧种发展战略。在普及京剧基础上,采取“1+X”发展模式,继续深化与中国戏曲学院、北方昆曲剧院、中国评剧院、北京曲剧团等单位的合作,在中小学幼儿园逐步扩大试点,开设昆曲、评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多剧种课程;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发起大运河文化带青少年戏曲教育联盟,与沿线8省市建立戏曲教育协同联动发展机制,搭建两地文化教育部门之间、学校之间的共研共享共演、研学互访交流平台。

        在保障机制方面,丰台区教委要求各单位将戏曲教育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与学校美育工作结合,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将戏曲教育纳入学年计划重点任务,有专项发展计划,有工作保障机制。

        在经费方面,统筹安排市区两级财政专项经费,设立戏曲进校园发展市级专项经费,统筹学生课外活动经费,用于教材与校本课程研发、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及专业教室建设、购置戏曲教学必备服装道具、组织戏曲观摩和实践体验活动等。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山东京剧院流动演出车进村
丰台戏曲进校园 培育万名小戏迷
连演三场李胜素于魁智湘江引爆“京
缅怀马长礼专场 张凯出演《三家店
湖北京剧院“红色文艺轻骑兵” 走
“富连成戏曲国际学术论坛”北京外
第十届江浙沪京剧票友演唱会在双林
京剧大咖长沙漫谈京剧艺术
江苏京剧院《野猪林》上演紫金京昆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刘荣升京剧团《薛仁贵跨海征东》天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