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写在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成立六十周年之际
国粹京剧   2018-11-08 10:43:14 作者: 裴雨虹 来源:吉林日报 文字大小:[][][]

    韵扬甲子庆长春

    ——写在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成立六十周年之际

大型现代京剧《杨靖宇》剧照

毛世来主演的京剧《大英杰烈》剧照

2005年,京剧《孙小圣的梦》剧照

1965年,京剧《梅河两岸》剧照

        60年前,国粹京剧在北国春城扎根沃土,60年风雨兼程,60年沧桑巨变,尽显辉煌过往。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原吉林省京剧团、吉林省京剧院)作为现今省内唯一一家以传承、弘扬、发展、繁荣京剧艺术为己任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深深根植在民族艺术之花繁茂的白山松水之中。凭借着山水之灵气,几代艺术家贴近生活、服务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培养出多位优秀艺术人才,继承并创排出多部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

    四代人风雨同行 “吉京人”披荆斩棘

        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吉林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院团,也是省内现存唯一一家专业京剧表演团体。1958年8月,为支援我省文化建设,北京民营和平京剧团班底58名演职人员被派入吉林。同年10月16日,在和平京剧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吉林省京剧团。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毛世来、著名京剧大师王瑶卿的得意高徒王玉蓉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开始活跃在吉林的京剧舞台上。

        随着久负盛名的“四小名旦”之一宋德珠和红遍京、津、沪一带的“四大伶后”之一梁小鸾调入,当时的京剧团出现了四大名家支撑的局面,吉林京剧声名鹊起。演出剧目以传统戏为主,毛世来的《大英杰烈》、王玉蓉的《坐宫》、梁小鸾的《盗令》,令观众痴迷,还创编了新剧目《梅河两岸》《红姊妹》,吉林京剧轰动一时。1960年4月,吉林省京剧团改名为吉林省京剧院,并建立起服装库、舞美车间、资料室,形成了粗具规模的演出团体。1969年,吉林省京剧院与长春市京剧团合并,1972年起,对外称“吉林省京剧团”。1975年后,在京剧届享有盛名的孙振林、王凤燕调入,形成了第二代艺术家群体。

        1978年,剧团在艺术建设上既传承传统又锐意创新,不仅复排了一批传统戏,同时创作演出了《伍豪之剑》《火焰山》《寒号鸟》《金童》等一批影响广泛的新剧目,形成了以徐枫、张健、毕其成、刘喜亮、王凤霞、欧阳甲仁、李重华、周秀兰、梁淑珍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艺术家。

        到了1987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呈现,传统京剧艺术市场萎缩,全省9家京剧团体解散,吉林省京剧团作为省内唯一的京剧团保留下来。同时,第3代艺术家群体以精湛的技艺开拓出国际演出市场,使吉林的京剧艺术走出了国门。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演出市场虽然仍不景气,但京剧团坚持“出人、出戏、出精品”的办院理念,先后从四川、山东、河北、黑龙江等地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麒派传人裴咏杰、高派传人倪茂才、荀派传人王萍、武生董宏利、武旦郭红玉等,齐聚吉林,加上剧团原有艺术人才梅派青衣花衫李玮等,形成了集各种流派于一体的第4代艺术家群体。这一时期,京剧团一批年轻而具有鲜明流派代表性的演员崭露头角,显露出极大的发展潜质,创作出了《高高的炼塔》《道是无情》《摩登老板》《弹吉它的姑娘》等一批现代京剧,剧情新颖,紧跟时代步伐,令观众耳目一新。

        1998年,吉林省京剧团正式更名为吉林省京剧院。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京剧院更新观念,推举人才,树领军人物;创作新剧目,打造精品,开拓演出市场。裴咏杰、倪茂才、王萍等逐渐在全国产生影响,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60年过去,当年的吉林省京剧团、吉林省京剧院经过一步步前进与发展,成为了如今的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目前,剧团拥有以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获得者、高派传人倪茂才,荀派优秀继承人王萍,小花脸王权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和张蕾蕾、杨雪斌、刘治强、马立、常峰赫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领军人才。其中,倪茂才与张蕾蕾分别是第4届与第6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

    流派艺术百花齐放 剧目创作再创新高

        提起吉林京剧,《高高的炼塔》《梅河两岸》《红姊妹》《寒号鸟》《火焰山》《孙小圣的梦》等一批题材丰富、行当齐全、各具特色的剧目为观众耳熟能详。一直以来,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始终把剧目创作与人才培养作为发展剧团的重点。随着时间的沉淀和积累,以及代代“吉京人”的辛勤耕耘和努力建设,如今,京剧团里人才济济、优秀剧目频出。团里不仅有倪茂才所传承的高派,还有张派、荀派、关派等多个派别交相辉映,无论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还是新一代青年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立得住的戏。目前,除了高派剧目,剧团里基本每个派别都有常演剧目,如张派名剧《望江亭》《西厢记》、荀派名剧《霍小玉》、关派名剧《铁弓缘》,以及大型原创神话剧《火焰山》《大闹天宫》等众多剧目,让百姓随时能欣赏到不同派别、不同行当的经典好剧。同时这些剧目也与高派剧目一并,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在剧目创作上,随着京剧团不断创排精品,现代京剧《杨靖宇》、传统京剧《赠绨袍》等剧目在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不仅如此,近年来,京剧团在倪茂才带领下,对高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孙安动本》《逍遥津》《辕门斩子》《哭秦庭》《斩黄袍》《三打祝家庄》等多部高派名剧得以再现舞台,并成功拍摄了戏曲艺术电影《孙安动本》。剧团还多次参与“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工程录制、留存高派剧目,不但令高派成为我省京剧的典型代表与特色,也让高派剧目再次走向全国,更为“像音像”工程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倪茂才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也是京剧团如今的带头人,他感触颇深:“我们今天的成绩是一代代‘吉京人’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是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为我们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实现剧团新发展的重任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令人欣喜的是,我们没有令老一辈‘吉京人’失望。剧目创作、人才培养、艺术创新一年比一年好,正值新时代的我们将不忘初心,以厚积薄发、坚韧不拔的意志为桨,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今,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正受到全国人民的瞩目。在10月25日至10月31日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成立60周年系列演出”中,尚长荣、于万增、张建国、侯丹梅、李军、刘薇、朱福等一众京剧名家到场助阵,并纷纷表达了对吉林京剧的关注与期待。“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而‘吉京人’60年的积累,让我们看到了京剧艺术发展的新希望。这支学习型、奋进型、团结型、节约型的京剧队伍,是包容型发展的积极实践者,他们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京剧艺术探索之路。我相信,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吉林京剧也将不断探索和努力,取得更多新的更大的成就。”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尚长荣如是说。

        (本版图片均由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提供)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写在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成立六十
国家京剧院《大闹天宫》亮相墨西哥
赣榆原创现代京剧《大树成荫》巡演
北京京剧院《党的女儿》江苏山东巡
湖南京剧传承保护中心娄底演出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哈尔滨启
泰州梅兰芳艺术节让艺术走近百姓
四地票友聚广元京腔雅韵润心田
国家京剧院一团昆山、淀山湖连演两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刘荣升京剧团《薛仁贵跨海征东》天
李胜素长治上演《凤还巢》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