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国家京剧院《红军故事》剧组江西采风侧记
国粹京剧   2018-10-20 10:41:23 作者:付琼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文字大小:[][][]

     再去了解、再去挖掘、再去往深里头磨
    ——国家京剧院《红军故事》剧组江西采风侧记


        参观革命纪念馆、聆听革命烈士的英雄故事、给烈士后代唱京剧、访闽浙赣党政军旧址……在革命老区江西,讲不完的是革命历史故事,道不尽的是革命英烈事迹。10月9日至14日,国家京剧院《红军故事》剧组一行踏上这方红土地,深入走进南昌、上饶横峰和萍乡,追寻革命脚步,重温峥嵘岁月。

    触动灵魂的“红色洗礼”

        走进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的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这里陈列着近25万名烈士的英勇事迹,于方寸间展示了当年革命先烈生活、战斗的情况,他们中有的只有寥寥几笔的简介,有的连姓名或照片也没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在一幅幅照片前静默良久,很多演员甚至红了眼眶。

        “我看到大多数革命烈士牺牲时不过二十来岁,正值青春芳华。”青年演员郭霄说,我们的革命史是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这些革命烈士的精神力量直抵灵魂。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萍乡安源的党务及工农运动极形发达,素称江西之冠。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的基本陈列,系统地介绍了1921年至1930年党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的历史。在讲解员的介绍中,萍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小虎不断“插话”,“我们现在写的这些介绍都很简单,‘不幸被捕,壮烈牺牲’,但是现实十分残忍。有时候我想,是什么鼓舞着他们的前行,这便是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信仰的力量。”

        《红军故事》剧组的演员中,多数人不是第一次来江西。“这里为国捐躯、为新中国付出生命的烈士太多太多,作为演员,能够到革命老区,就是经历一场触动灵魂的‘红色洗礼’,就为以后的演出汲取了充分的精神养分。”国家京剧院三团常务副团长李金平谈到。

    不忘初心远帆扬

        采风小分队走进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时,道路两旁的枫树树叶还没红。

        枫林村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红色省会”葛源的中心所在地,方志敏、邵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到过革命斗争。村里现在还保留有闽浙(皖)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红五分校、红军操场等革命旧址。

        红五分校的操场上,采风小分队的演员们见到了革命烈士邱金辉的后代邱爱武。葛源革命烈士纪念馆里,记录着出生于葛源的邱金辉参加军士班、加入共产党、与程伯谦等组织并领导了葛源暴动等事迹。但与邱爱国聊起爷爷的生活故事时,邱爱武似乎没有太多可说,“我爷爷他出生于1904年,1928年牺牲。他牺牲时只有24岁,很年轻,也没有留下什么材料。”

        如今,邱爱国在纪念馆做后勤工作,程伯谦的外孙则担任着这一片旧址的文物安全管理员的工作。他们的话不多,却用实际行动延续着革命精神传统,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

        下午阳光和煦,背靠着留有“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字样的黄土墙,《红军故事》剧组的四位青年演员给邱爱武唱了一段京剧《红色娘子军》选段。她们的情感中涌动着对革命精神的赞颂,也有不忘初心扬远帆的昂扬。

        临走时,葛源革命烈士纪念馆的馆长问我们,“北京的枫叶红了没有”,他说,希望明年枫叶红时,欢迎《红军故事》剧组的演员们再到这里来,在来看看当年留下的红军医院、无线电队、总工会、工农剧团……

    扎根生活,打磨新的京剧程式

        京剧《红军故事》由《半截皮带》《半条棉被》《军需处长》三个小戏组成。茫茫草地中,皮带燃进篝火,草地升起炊烟,承载着战友深情,展现了共产党人心怀家国的坚定信仰;“就是有一条棉被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女兵们,给予了一个老人半个世纪的温暖怀想;忠于职守、不辱使命、壮烈牺牲的军需处长,在我们面前耸立起一座忠诚不朽的丰碑。3个故事以国粹的形式展现了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坚守革命信仰,为革命胜利、为人民解放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

        该剧于今年7月31日、8月1日首演。“如今,在在演了一个阶段之后进行休整,组织演员再次扎根生活,采风学习,就是要让他们在剧目和剧目呈现上做更深入的打磨。再去了解、再去挖掘、再去往深里头磨,这样才能出精品。”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表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是让创作有抓手、人物有原型、故事有来源。

        现代戏不同于传统剧目,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演出中,没有水袖了,不穿靴子了,也不戴髯口了,去掉了这些怎么办?张建国说,新的京剧程式的形成就需要在生活中抓素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对创作尤其是现代戏的创作来说十分重要。要创造出观众能够接受的、适合京剧风格的、而且能够体现现代生活的新的京剧程式,就需要认认真真的在生活中找原型,找素材。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翁国生《飞虎将军》第229场唱响
北京京剧院《大宅门》上演台湖舞美
天津京剧院进驻广东会馆每周六日邀
国家京剧院《红军故事》剧组江西采
于魁智与李胜素率国家京剧院上演伦
杨赤丁晓君亮相新国剧《霸王别姬》
重庆京剧团原创《天路彩虹》首演
湖南京剧演员纪瑶瑶拜师王梅归于梅
第五届潍坊市京剧票友擂台赛历时四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刘荣升京剧团《薛仁贵跨海征东》天
第七届青京赛晋级决赛选手名单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