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新闻
 
 
 
 
 
 
 
 
 
 
郭德纲立志传承麒派艺术
国粹京剧   2018-10-10 11:58:10 作者: 来源:浙江新闻 文字大小:[][][]
 郭德纲金华补行拜师礼 入室京剧麟门立志传承麒派艺术

        昨晚(9月26日),位于金华燕尾洲的中国婺剧院内,近千观众共同见证了一段梨园佳话,相声名家郭德纲补行拜师赵麟童先生仪式在此举行。

        下跪、磕头、敬茶、拜师,在师母陈唯唯,师兄、京剧麒派传人陈少云、裴咏杰、王全熹以及全场观众的见证下,郭德纲正式入室京剧麟门,并立志传承麒派艺术。

        主持人孟非首先介绍了赵麟童先生的生平。赵麟童作为麒派老生,曾任浙江京剧团名誉院长。幼年他拜黄胜芳为师,九岁登台。数十年来,追随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的表演艺术,宗麒而不拘泥于麒,是最具代表性的麟派表演艺术家之一,周信芳大女儿曾评价为“舞台上的风采最像父亲的人”。

        此前郭德纲已随赵麟童学艺,他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说过自己最喜欢的是唱戏和评书,相声只能排第二。其对京剧更是情有独钟,在相声舞台上也经常开嗓学唱京剧,尤其痴迷麒派京剧,偶像正是周信芳。

        赵麟童其间虽已口头答应收郭德纲为弟子,但是因身体一直不好,迟迟没有行拜师仪式,双方原定在挑戏合演《六国封相》台上举行拜师仪式。未曾想事与愿违,今年4月28日,赵麟童先生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郭德纲发文悼念:“先生千古,弟子叩拜”。尊师重道,不忘师恩,未能当面拜师成了徒弟郭德纲的遗憾,也因此有了补行拜师礼一幕。

        当晚,郭德纲立字为据,表态情愿拜于赵麟童先生门下。他说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艺。虽先生远去,但音容宛在。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从今以后,我当兢兢业业,以勤补拙,以发扬光大京剧麒派艺术为己任,不负先生知遇之恩。”

        师母陈唯唯则回赠了赵麟童珍藏的两件订制戏服。她表示,老先生生前一直是台上讲求风光漂亮,台下穿着朴素不讲究。“希望拿到两件行头后,德纲也能在舞台上更好地展现麒派艺术”。

麟派三代弟子合影

        现场有戏迷表示,郭德纲拜师赵麟童,不管对于京剧界还是相声界,都是一件大事,自己则感慨于师徒两人间的深厚情谊。

演出现场

        拜师仪式后,上演了一台由京剧、梆子戏、婺剧三大剧种合作演出完成的大戏《薛刚反唐》。郭德纲与京剧麒派名家陈少云、裴咏杰,河北梆子名家王少华,陈少云之徒、婺剧新秀李烜宇等联袂出演。其中,陈少云、王少华、郭德纲、李烜宇分别饰演了徐策一角。

郭德纲(左)饰演的徐策一角

        《薛刚反唐》是我国的传统故事,讲述了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泰所害,全家抄斩。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传记。

        《薛刚反唐》同为京梆婺三大剧种的传统剧目,但三剧种同台,由各家名角用自己的剧种合作完成一出两个多小时的戏,却是难得一见。该剧《徐策跑城》一折也是京剧麟派及赵麟童生前的代表作。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新闻
 
郭德纲立志传承麒派艺术
“讴歌新时代国粹进社区”迎国庆文
于魁智李胜素等名家“中国戏剧进校
武汉京剧院原创《光之谷》琴台大剧
《碧玉簪》展程派魅力 《洛阳宫》
京剧叶派小生艺术人才高级研修班北
苏鲁两省四市京剧演唱会国庆弘扬国
上京传承版“尚长荣三部曲”首度亮
天津青年京剧团新排《雁翎甲》首演
 
  热门文章
 
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
北京京剧院六个行当拔头筹
王媛媛不一样的京胡
名琴赵建华到安平为京剧爱好者加力
京城又见《六月雪》 国声演绎《
鼓点铿锵响 余韵留津门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前五场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青衣组)排名
第七届青京赛复赛(花旦组)排名
上海蓝天田慧 折服大连戏迷
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
2012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表
海阳京剧团演出京剧《地雷战》
三代艺术家节日献唱 现代与传统经
刘荣升京剧团《薛仁贵跨海征东》天
第七届青京赛晋级决赛选手名单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