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汉“江夏杯”第七届京剧票友艺术节网络展演收官
国粹京剧   2019-12-16 10:36:13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武汉“江夏杯”第七届京剧票友艺术节网络展演收官(附:评委点评)
武汉文学艺术 

第七届京剧票友艺术节收官

历时15天的武汉“江夏杯”第七届京剧票友艺术节网络展演已近尾声,15天来,各地票友在网上欢聚一堂,大家听着、看着、品味着、回想着,大家彼此鼓励、相互学习、共同切磋,更在诸位评委老师用心、用情的点评中思考着、比划着、提升着,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致、好一派跨越时空的神交!值此,“江夏杯”幸甚,票友们幸甚,京剧国粹艺术幸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尊敬的票友们,让我们肩负历史的使命,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武汉“江夏杯”第七届京剧票友艺术节
2021年11月


应广大京剧票友的要求,组委会邀请本届京剧票友艺术节4位评委为大家进行观后点评,以提高广大票友们的演、唱等水平。



评委名单

01
舒长青

原武汉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文武老生。

02
陈幼玲
武汉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老旦。

03
吴大棠
武汉戏剧家协会顾问,资深京剧社会活动家。

04
唐荣
华中科技大学教师,多年潜心研究京剧,中国戏曲表演学会高校京剧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北省高校京剧爱好者联谊会副秘书长。



武汉“江夏杯”第七届京剧票友艺术节
网络展演收官  附:评委点评




01
剧名


《西施》选段

吕晓凯饰西施

专家点评


吕晓凯的嗓音、音色和扮相较好,《西施》中的这段唱也不错,如果声带再松驰一些,在行腔韵味上再下番功夫一定会更好。从整体来看,乐队伴奏、头饰服装以及摄像都不错,看得出其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追求。


02
剧名


《岳母刺字》选段

陈荣梅饰岳母
专家点评


饰演岳母的陈荣梅唱、念、做都比较顺畅。

建议:“引子”唱完归坐转身要稳,毕竟是老旦行,四句诗与自报家门那段念白再稳点就更好了。


03
剧名


《柳荫记》选段

刘司马饰梁山伯
专家点评


刘司马的《柳荫记》选段,颇具叶派小生韵味,嗓音难得。各别字的口型需要注意,例如“翠、水、随”,是归“灰堆”辙的字,口型控制不好就容易唱成“ai”(怀来辙),还有像“深、风、甚”归“人辰(en)”、“有”归”由求(ou)”、“描”归“幺条”(iao)等,也同样在行腔中需要注意归韵。


04
剧名


《贵妃醉酒》选段

陈金珠饰杨玉环
专家点评


陈金珠的《贵妃醉酒》选段,建议多听听录音,好好练练小嗓子。


05
剧名


《沙家浜》选段

张学高饰郭建光
专家点评


张学高在《沙家浜》中扮演郭建光嗓子很好,音色也亮,唱的不错,形象也挺好。

建议:整个唱段的节奏再稍加快一点,身段动作和手势再有力度一些,英雄人物的气质就出来了!


06
剧名


《赤桑镇》选段

陈妙群饰吴妙贞
专家点评


陈妙群在《赤桑镇》中饰演吴妙贞,扮相、嗓子都很好。

建议:唱“她把那陪情的话”的“话”字换气准确点,或唱这句腔再从容些,毕竟唱的吴妙贞内心的独白,建议多听听李多奎先生的唱段。







07
剧名


《锁麟囊》选段

玉承秋饰薛湘灵

专家点评


玉承秋的《锁麟囊》选段,很讲究,限于伴奏音乐,可能调门不是特别适合。“为什么鲛珠化泪抛”一句中,个别小地方我认为不必唱得太满,唱腔与伴奏相得益彰可能更好听。


08
剧名


《徐九经升官记》选段

胡景泉饰徐九经

专家点评


胡景泉的《徐九经升官记》选段非常难得。在业余爱好者中,喜爱丑行的不少,但能习学演出者却是凤毛麟角。

朱世慧先生创造的“徐九经”是新时代京剧丑行的经典形象,这一段“当官难”不同以往丑行唱腔,揉合了麒派老生风格,但掌握不好,就容易忽略“丑行”是这个人物的根本,唱成了勾着豆腐块的老生。


09
剧名


《沙家浜》选段

谈宇文饰郭建光

专家点评


谈宇文演唱的《沙家浜》中郭建光的这段唱是一段现代戏经典唱段,嗓子很好,音色也不错,在拉长唱腔的时候,比如“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的“上”字的拖腔太直,需要有小小的波动才有京剧的韵味,但不能太大,所有的拖腔都要有,请多听听原唱的录音就好。


10
剧名


《红色娘子军》选段

张育萍饰吴清华

专家点评


张育萍在《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吴清华,形象,身段,表演都很好,有人物,有情绪,嗓子也不错,但咬字吐字缺乏力度,建议加强口齿,丹田运气训练,让吐字更清晰,唱腔更有韵味儿。


11
剧名


《海港》选段

刘德娟饰方海珍

专家点评


刘德娟在《海港》中的这段唱听得出是下了功夫的,但还不够。整段唱腔都是含着在唱,因此劲头不足、力度不够而显得有些飘。你自身的嗓音条件很好,但可惜没有去很好的发挥,希望你把嗓音再打开一些,尽量用丹田去管控,这样就会收放自如,轻重缓急则有序。总之你还有很大提高的空间,也具备这个能力。


12
剧名


《沙家浜》选段

常露饰沙奶奶

专家点评


常露在《沙家浜》中饰演沙奶奶。唱腔整体非常规范,味道比较正,吐字也准确,很不错!







13
剧名


《战北原》选段

滕方明饰诸葛亮

专家点评


滕方明在《战北原》中扮演诸葛亮,嗓子不错,有言派的韵味,但在行腔拖腔的时候,一定不能有颤抖音,言派的特点,是行腔吐字稍有含蓄,力度不能太大,要收着点儿唱,这样就更好听了。


14
剧名


《打龙袍》选段

张红饰李后

专家点评


张红在《打龙袍》中饰演李后,整体唱腔还是完成的比较好。

建议:唱倒板“进皇城”的“城”字最后个腔不要唱45,唱35最好,这样符合老旦腔体,老生导板会唱45。


15
剧名


《女起解》选段

连建华饰苏三

专家点评


加拿大枫华京剧社连女士的《女起解》选段,很有张派风韵,吐字、行腔都很讲究。气息方面稍弱了一点,应该是受环境所限,没有十分放开的缘故。


16
剧名


《沙陀国》选段

彭净饰李克用

专家点评


在十净九裘的当下,作为一名业余的坤净唱出金派的《沙陀国》令人可喜。彭净的这段演唱也较为流畅,花脸所具备的虎音、炸音也都有。略感不足的是行腔有些下坠,望在立音上再努力加强。


17
剧名


《二进宫》选段

肖雪英饰李艳妃
张   超饰徐延昭
吴克勇饰杨   波

专家点评


武汉市江汉区文化馆梨园春京剧社的《二进宫》,在京剧唱工戏里颇具代表性,是京剧生、旦、净行的二黄唱腔基本剧目,几乎无人不学,无人不唱。正因如此,能够唱出精彩比一般剧目更有难度。建议三位演员注意清唱时仍然保持舞台演出的状态,给人带戏上场之感,另外还要注意演唱节奏的轻重缓急。







18
剧名


《刺王僚》选段

幺溪田饰姬僚

专家点评


幺溪田《刺王僚》的这段唱还不错,不足的是用劲太过,每句太卯,反而不能彰显出起伏而影响行腔的韵味,这一点需引起注意加以调整。


19
剧名


《武家坡》选段

郭志强饰薛平贵

专家点评


郭志强演唱《武家坡》薛平贵的一段唱,嗓子很好,唱的也不错,但稍微有点轻飘,缺底气,唱腔一定要用丹田气,丹田气厚实则腔就厚实,咬字吐字要稍加力度,吐字清晰了,那唱腔就完美了。


20
剧名


《望儿楼》选段

徐冬梅饰窦太贞

专家点评


徐冬梅演唱《望儿楼》选段,嗓子宽厚,但缺乏穿透力。

建议:发音位置再往前共鸣区穿透,这段唱腔最后归辙是江阳辙,楼台院往的“往”有点归“奧”了。


21
剧名


昆曲《游园惊梦》选段

王枚饰杜丽娘
郑盈饰春  香

专家点评


武汉兰韵昆曲社王玫、郑盈两位女士的《游园惊梦》选段令人眼前一亮,让古老的昆曲艺术充满青春气息。两位的演唱、表演都非常实授,化妆、服饰讲究。

一点小小的建议,昆曲唱念有其音韵规范,作为舞台表演,不妨稍作调整,以适应不熟悉昆曲唱念的观众。衷心祝愿武汉兰韵昆曲社越办越好!


22
剧名


《白蛇传》选段

王曼娜饰白素贞

专家点评


王曼娜在《白蛇传》中扮演白素贞,嗓子好,身段、表演很到位,和青儿、许仙的配合也很默契,整段戏演得比较完整。需要注意的是,唱腔的音准把握还有点欠缺,如果将这个问题解决了就更完美了。







23
剧名


京歌《英雄城市》

张水清

专家点评


张水清演唱的这首京歌是根据武汉京剧院作曲家李连璧先生《故宫随想曲》改编而成,京歌演唱要朗朗上口,抒情流畅,戏味、歌味都得兼备。建议在演唱时再松弛点,流畅些就更好。


24
剧名


《连环套》选段

李海涛饰窦尔敦

专家点评


李海涛《坐寨》这段演唱整个显得较平,音域多在中区缺少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嘴皮子没劲儿和咬字不实。望能拓宽和丰富自己的音域,在字正腔圆上再下点功夫,努力提高。


25
剧名


《党的女儿》选段

钟晓梅饰田玉梅
付惠玲饰鹃妹子
梁光明饰孙团长

专家点评


《党的女儿》是一出很完美的现代戏,几位演员的唱、做、念、舞和人物的情感都表达得很好!尤其是主角钟晓梅,其形象、嗓音、唱功、表演均很到位,很好地完成了该剧本所赋予此人物的使命,将田玉梅心中对党的忠城、对敌人的仇恨、对亲人的亲情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值得称赞!付惠玲的戏虽不多,但情感和动作都表达得很准确。梁光明饰演反一号人物孙团长,其念白、身段、动作把握到位,把反面角色的凶残,狠毒的人物个性都展现了出来,没有演过,恰到好处,这点在票友身上体现着实难能可贵!

整场戏的编排很完整,戏虽不大,从开始的对敌斗争,骨肉亲情,革命斗志,到中间的红军过场,再到后面的演唱、集体舞蹈一气呵成,加上天幕上的背景衬托,整场戏很完美,编导功不可没!


26
剧名


《游龙戏凤》选段

冯丽萍饰李凤姐

专家点评


河北邯郸的冯丽萍女士是多次参加“江夏杯”京剧票友艺术节的老朋友了,这次的《游龙戏凤》剧目突破了以往,在念白、表演上都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

“千金话白四两唱”,前辈们常常用这句话强调念白的重要性,学好念白,对于学习京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演唱更是事半功倍。在这个戏的表演上,冯女士对于人物的把握也是恰到好处。







27
剧名


《红色娘子军》选段

胡路饰吴清华

专家点评


《红色娘子军》是一段经典的现代戏唱腔,胡路的嗓音条件很好(听得出她是经过声乐训练的),将声乐的运气和发声巧妙地运用到京剧现代戏的演唱上,为这段唱增色不少。希望继续努力,将人物的真情实感融入唱腔就更好了。


28
剧名


《吕布与貂婵》选段

高俊峰饰吕布

专家点评


高先生的《小宴》选段,气力充沛,“龙、虎、凤”三音具备,实在难得,还请高先生多多介绍演唱经验,以供大家学习参考。个人建议清唱时有点表演不至于单调,但不宜过多。


29
剧名


《八珍汤》选段

杨玉兰饰孙淑琳

专家点评


杨玉兰演唱的《八珍汤》选段,唱腔整体不错,老旦韵味和嗓子都有。

建议:在唱“衣单薄”的“薄”字时吐字不要太松,唱“骨冷身寒”时突出“冷”“寒”两字,在唱字的时候要把字头、字腹、字尾多强调一下(尤其是字头的“喷口”,要铿锵有力,清晰结实),突出此时孙淑琳饥寒无奈的情感和环境。


30
剧名


《楚宫恨》选段

张雪梅饰马昭仪

专家点评


张雪梅在《楚宫恨》里饰演马昭仪,扮相、嗓子都不错,音色也很好,有张派的韵味。

需要注意的是:
(1)咬字,吐字有点飘,要加强力度训练;
(2)唇,齿发音才能清晰;
(3)演人物要认真了解唱词的含义,要把人物的情感、喜、怒、哀、乐通过唱腔和表演展示给观众,达到声情并茂的良好效果。







31
剧名


《苏武牧羊》选段

姜勝饰苏武

专家点评


姜勝演唱的《苏武牧羊》选段,其嗓子,音准,咬字都还行,但行腔时有点生硬,不够顺畅。《苏武牧羊》是马派的代表作之一,建议多听听马先生和张学津先生的原唱录音,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和提高。


32
剧名


《红色娘子军》选段

关萍饰吴清华

专家点评


看了关萍演唱的《红色娘子军》让人振奋。此剧编排完整,主角、配演表现俱佳。作为票友,不仅能唱,还能动起来、舞起来,实属不易。全剧在舞台上获得了"一颗菜"的艺术效果,值得点赞!关萍的嗓音宽、厚、亮且音色美,其中"一番话"这段唱悦耳中听,如果节奏再明晰、演唱再动情,将会更加完美。祝你们再接再励、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33
剧名


《遇皇后》选段

陈桂菊饰李后

专家点评


陈桂菊演唱的《遇皇后》慢板唱的挺稳,嗓子也不错。建议:老旦吐字注意“喷口”的拿捏,如何等的“等”,皇宫的“宫”,还有何等安好的“好”字大长腔,气口太多了,请再听听李多奎先生的原唱,掌握李先生一气呵成的特点。


34
剧名


《贵妃醉酒》选段

孙霁丽饰杨玉环

专家点评


孙霁丽演唱的《贵妃醉酒》选取的是业余爱好者较少演出的段落,表演上虽然唱不多,但念白、身段都有很大难度,孙女士的路子比较正。

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1)注意这段的念白和前面自报家门的那一段的劲头、节奏的区别和变化;
(2)裴力士、宫女、高力士三次敬酒,喝这三杯酒的情绪变化;
(3)“且自开怀饮几盅”之后,已经是微醺,念白、眼神也需要略带醉意。另外给乐队提一个小的建议,这个戏曲牌很多,注意根据不同的情绪,尺寸、劲头要有轻重缓急的变化。







35
剧名


《白帝城》选段

郭永甡饰刘备

专家点评


郭永甡演唱的《白帝城》选段,嗓子不错,音准,行腔,节奏都把握得很好,有言派的韵味。需要注意的是:把握言派的特点,行腔需含蓄,音量不要太满,但小腔一定要清晰,吐字要清楚。乐队在伴奏时的音量也要适当减弱,严谨哄托和配合,一气呵成,这样整段演唱就更完美动听了。


36
剧名


《杜十娘》选段

杨虹饰杜十娘

专家点评


杨虹的《杜十娘》选段,从人物装扮、演唱、表演都很规范,很好地体现了荀派艺术。这个戏的扮相虽然是花旦,但实际的表演中融合了青衣行当(比如落座、摊手等),需要注意小细节的处理。


37
剧名


《红灯记》选段

瞿素芳饰李奶奶

专家点评


瞿素芳演唱的《红灯记》选段,其唱、念、做、表整体挺顺的,嗓音宽而亮。建议:李奶奶在叙家史大段念白要有节奏感,层次要分明,特别是唱完落座念的那段“唉,提起话长啊……”,前面是娓娓道来,要气沉于底,然后一步步递进,直到最后的高潮部分要激情饱满,感染全场观众。


38
剧名


《生死恨》选段

杨秀丽饰韩玉娘

专家点评


杨秀丽的《生死恨》选段,嗓音条件非常好,韵味醇正,吐字规范,对梅派演唱艺术有深入的理解。对装扮提一个建议,“夜织”一场戏,韩玉娘如没有女富贵衣,穿青褶子尚可,不宜戴水钻头面和扣花。







39
剧名


《谢瑶环》选段

李丽琴饰谢瑶环

专家点评


李丽琴《谢瑶环》的这段清唱唱得很好,有嗓子,行腔咬字清晰,高腔有力度,有亮音,节奏也很稳,有梅派的风韵!虽然是清唱,但整个形体动作、身段、手势都很美,与唱腔配合默契,把谢瑶环的一身正气都展示出来了,演唱很成功!如果是彩唱就更完美了。


40
剧名


《智取威虎山》选段

范勤志饰杨子荣

专家点评


范勤志演唱的这段《智取威虎山》选段从嗓音条件、唱腔、节奏都把握得很好,吐字也很清晰,整段唱腔一气呵成,很完整。如果在人物的情绪表演上有所变化,就更好了,比如唱词中“党对我寄托着无限希望”,到“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这几句要把党的希望,同志们的深情,毛泽东思想的鼓舞同后面对敌情的判断,完成任务的决心,有一个情绪和表情上的变化和反差,这样就声情并茂更完美了。


41
剧名


《红灯记》选段

袁春莲饰李奶奶

专家点评


袁春莲的嗓子好,音色干净,唱腔腔体比较规矩。

建议:
(1)唱风雨狂的“狂”字要有力度,突出字的劲头;
(2)要注意形体和脚步的协调性。

最后,借此戏向各位票友谈谈关于这场戏的念白(这也是一个共性问题),现在,票友们学演这场戏的人也比较多,但这场戏的念白是这出戏的灵魂,由于票友缺乏专业演员排戏时的“说戏”“坐排”等环节,因此对剧本和人物的理解有限。李奶奶给铁梅讲身世,实际上是讲给全场观众听的,如何吸引观众,全靠这一“念”,这段念白要做到层次分明、轻重缓急、跌宕起伏,对于声调的高纸、语速的快慢都非常讲究,如果从一开始就用足劲全“卯上”了,那么到后来你拼了命也达不到效果,建议大家可以对照原唱录音仔细琢磨,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42
剧名


《梅妃》选段

汪永秀饰江采萍

专家点评


汪永秀《梅妃》的这段表演,化妆、服装都很讲究,演唱的剧场效果也很好。个别念字如“歌”(读若guo)、“薄”(bo,不读be)等需要注意,行腔、落音注意控制好气息与力度,避免出现音准问题。“递一阵笑语声到耳分明”和“惨凄凄闻坠叶空廊自警”两处的身段有待改进。

《梅妃》是程砚秋先生早期的代表剧目,“别院中起笙歌”近年来在程派爱好者中广为传唱,可惜程先生没有留下这一段的资料。建议程派爱好者学唱时,听一听著名程派研究者高华先生和著名演员李玉茹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录音。







43
剧名


《西厢记》选段

麦吴青青饰崔莺莺

专家点评


麦吴青青女士的《西厢记》这段清唱还不错,嗓音宽且亮,希望“板头”“气口”再稳一点,这样行腔就会自如而顺畅。

建议:票友们今后清唱的时侯如能根据剧情和人物带着表情来表演,久而久之一定会收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效果,大家不妨试试。


44
剧名


《西施》选段

郭巧凤饰西施

专家点评


郭巧凤《西施》选段,演唱者具有较高的水平,个别如“落得个浣纱女”的“个”字需要注意发音位置。“二六”板式的唱腔节奏,不太好掌握,一般都以流畅、顺适为好,区别慢板、原板等。配演范蠡的演员,建议装扮还是以草帽圈、素箭衣外斜青褶子,与西施扮相搭配,体现“功成身退,泛游五湖”的剧情。


45
剧名


《锁麟囊》选段

鄢天云薛湘灵

专家点评


鄢天云《锁麟囊》选段,也是二六板式的唱段,在节奏上也需要注意应该比慢板、原板等稍紧凑、流畅。戏曲演唱,演员的声音和伴奏音乐需要相得益彰,相互辉映,突出其中之一都不太好。这一段中,薛湘灵突然见到劫后余生的母亲、儿子、丈夫(包括家仆)等,情感不一,除了唱腔外,还需要通过眼神、表情展现。散板往往不太为业余演员重视,实际上更有难度,在节奏、强弱处理上,还需要有所改进。


46
剧名


《清风亭》选段

徐继伟饰张元秀

专家点评


徐继伟在《清风亭》里扮演张元秀,这出戏是麒派戏的代表作之一,在唱,念,做,表演方面更以刻划人物的情感为中心。徐继伟的嗓子虽然欠佳,且唱腔和念白稍弱一点,但整出戏的身段、表演、台步、搓步都不错,很好的把握住了角色的情感,把张元秀芲老、悲痛的情绪都展示出来,加上与老旦的唱、念、表演配合得很好,整场戏比较完整。希望将来在唱、念方面多下点功夫,多听听麒派的录音,一定会更好。





拾壹

47
剧名


《春闺梦》选段

刘曼华饰张氏

专家点评


刘曼华女士和其他几位即将展播的香港票友令我感动,她们在香港坚持着京剧活动,体现了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与坚守。刘女士的这段演唱,吐字发声、音准节奏都比较讲究,气息方面稍弱一些,程派唱腔总体给人的感觉是幽咽内敛,但实际上那种轻柔、哀婉的唱腔却是通过强而有力的气息控制的,很不好唱。


48
剧名


《武家坡》选段

郑晶饰王宝钏

专家点评


郑晶《武家坡》选段,此戏是京剧骨子老戏,所有旦角都学都唱,业余爱好者中学程派此戏的尤其多。能看出来,郑女士是经过深入学习的,抬手抖袖,身段台步和演唱都很讲究。说点不足,京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头上往往戴有繁重的头面或盔头等等,需要注意敛下颌,梗脖颈,这样台下观众看着更美观,另外青衣的“眼神”虽不同于花旦那样顾盼神飞,但在关键时也需要适当放开。


49
剧名


《铁弓缘》选段

粟意文饰陈秀英

专家点评


"待嫁"是《铁弓缘》中一折唱做并重的戏,粟意文能较好的完成此剧,足见其平日是下了一番苦功的。若能将剧中的某些表演,比如:戴着盖头而不小心撞在墙上等细节交待得再清楚一些;穿帔脱帔叠帔再干净利索使其一气呵成就更好了。期待你继续努力,在今后的演出中以你更加细腻精彩的表演,把剧中人喜中含羞、羞中带喜的心境完美地展现给观众。


50
剧名


《赵氏孤儿》选段

李新青饰程婴

专家点评


李新青这出《赵氏孤儿》选段,整场戏表现不错,唱腔、表演、身段、台步都有点马派张学津先生的风格,把人物年事已高,又忍受了失子多年,被人冤屈的精神压力,苍老、委屈的状态都展示出来,表现很好。

提几点建议:
(1)整场戏节奏偏慢,如果节奏稍快一点就更紧凑了;
(2)唱腔中我的儿“㘃”的“㘃”字,中间起高音时不要变成“啊”字,要“㘃”字一直唱完才对;
(3)当有人叫门时,第一感觉应是猛回头盯住门,然后再转身靠桌子,这样才有惊恐感。建议多看张学津先生的视频,必会有很大提高。


51
剧名


《棒打薄情郎》选段

邰艳饰金玉奴

专家点评


邰艳女士的《棒打薄情郎》选段,这是孙毓敏老师在荀慧生先生原来的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广为流传。总体荀派风格把握得很好,也很好地体现了孙老师的创新之处。演唱上,回龙、慢板等上板的段落比导板更好。导板、散板、摇板在某种程度上比上板的演唱难,建议在正式演唱前,试唱几句,把嗓音唱开,状态调整好,这样更能保证导板“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拾贰

52
剧名


《凤还巢》选段

孔庆梅饰程雪娥

专家点评


孔庆梅女士的《凤还巢》选段,是此剧中的核心唱段之一,建议多听梅兰芳大师的录音,体会这段唱腔的情感。在吐字发声方面,注意共鸣位置,不要过于集中在硬颚,避免鼻音过重,在行腔过程中,注意一般在大的拖腔之前,都有气口。身在海外的票友们,还能坚持学唱,令人钦佩。


53
剧名


《龙凤呈祥》选段

徐涵芬(94岁)饰孙尚香

专家点评


徐老太太94岁高龄,久居国外,却对中华民族的京剧艺术热爱有加,令人敬仰!如此的高龄,对这段戏的唱词、唱腔记得清清楚楚,可见,其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认真。由于九十多岁高龄的身体状况,演唱时气息稍有不足,可以理解,能唱到这样已经很好了,希望徐老坚持下去,您的身体会更好,向百岁进军!


54
剧名


《沙家浜》选段

朱晓春饰郭建光

专家点评


朱晓春的嗓子不错,《沙家浜》中的这一大段唱下来是要功夫的,形象、身段、手势、动作也很规范,有一个新四军指导员的雄伟气质,如果手势再增加点力度,军人的气质就更好了。

提几点建议:
(1)整段唱腔的节奏略显偏慢,再紧凑一点更好;
(2)在表演上,情绪要随着唱词的内容有变化,例如,原板“远望着沙家浜……看起来是大有文章”这一段唱是对当前形式的观察和判断,眼神要有思索感;还有对乡亲们的担心、面对战士们的情绪、最后的坚守待命紧握手中枪,眼神和面部表情都要有变化,这样就声情并茂,更加生动完美了。


55
剧名


《杜鹃山》选段

吴德平饰柯湘

专家点评


吴德平的嗓音很好,《杜鹃山》"壮志凌云"这段核心唱腔连唱带表也相当不错。略感不足的是整段唱跌宕起伏不够,显得较为平叙。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更好的结合人物的情感去抒发;二是跟着伴奏碟演唱磨合不够,导致自身的气口、劲头不能充分发挥而顾此失彼,希望多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拾叁

56
剧名


《生死恨》选段

李兰饰韩玉娘

专家点评


李兰的嗓音较好,这一段唱得也很不错。如果再加强一下韵昧,嗓音再打开一些,适当用一用前腔共鸣就更好了。


57
剧名


《红灯记》选段

寇雪娟饰李铁梅

专家点评


《红灯记》是京剧现代戏经典作品之一,其中“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光辉照儿永向前”等耳熟能详、深入人心的小段唱腔,在演唱上更具难度。寇女士的演唱,声情并茂,为像寇女士这样身在海外,依然传唱红色经典的朋友们点赞!


58
剧名


《太真外传》选段

张永阁饰杨玉环

专家点评


四本《太真外传》是梅兰芳大师古装新戏集大成者,梅葆玖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复排,保留了此戏精华,近年来业余爱好者学演的很多,但碍于各种条件限制,难以较完美地演绎。张永阁女士的《太真外传》应该限于时间,只节选展播了其中一段二黄唱腔,整个舞台呈现,无论是人物装扮还是舞台装置都十分“专业”,为这样严谨、规范的票友演出喝彩!


59
剧名


《打登州》选段

张增学饰秦琼

专家点评


张增学嗓子很好,又宽又亮,咬字,音准,行腔,节奏都把握很好,两段唱腔均很有韵味,很圆满!如果手势、动作、再传统化一些,面部表情、眼神再丰富一些就更完美了,为你点赞!


60
剧名


《杜鹃山》选段

闫文华饰柯湘

专家点评


闫文华的形象、气质很好,身段动作也不错,把柯湘这位共产党员女英雄的豪迈气质展示了出来,嗓子高、宽、亮,韵味、节奏也不错,整段唱腔、表演比较完整,如果在唱腔的咬字上稍加点力度,吐字更清晰一些,那就更完美了,为你点赞!


61
剧名


《花田错》选段

付红霞饰春兰

专家点评


付红霞的唱、念、表很全面,在《花田错》这折戏中惟妙惟肖地塑造了聪慧机灵的春兰这一舞台艺术形象。付红霞不仅嗓音好,且唱、念口齿清楚、吐字明朗,表演更是轻松自然毫不拘谨。若在念白上再甜润清脆、表演节奏再层次鲜明一些,定会更加完美。





拾肆

62
剧名


《搜孤救孤》选段

张楠(研究生)饰程婴

专家点评


张楠的嗓子还行,音准也不错,节奏平稳,整个唱段比较完整。

需要注意几点:
(1)咬字、吐字要稍加力度,让吐字更清晰;
(2)注意行腔时不要咧嘴,比如,三百余口的“口”字,命赴幽冥的“幽”字,是“由求”辙,把握住就好了,基础不错,建议多听原唱的录音,你会有很大提高。

63
剧名


《霸王别姬》选段

杨蕾(大学生)饰虞姬

64
剧名


《诗文会》选段

姚雪(研究生)饰车静芳

65
剧名


《贵妃醉酒》选段

朱辰奚(大学生)饰杨玉环


专家点评


第十四期是“江夏杯”的“学生专场”,也是不同于其他业余京剧艺术节的展演形式,有这么多大学生甚至中学生的参与,他们的表演虽然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已经让人激动和感动。激动的是有那么多年轻人还热衷于京剧这一传统艺术,感动的是他们的演唱、表演都是通过认认真真地学习而来。

这一次还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同学们,他们在香港学唱京剧,真是太不容易了,我注意到他们来自港中大和声书院,这是香港大唐金融集团李和声先生捐赠创建的,李先生伉俪热爱京剧艺术,为广大戏迷所熟知,现在又在高等学校以这样的形式培养新人,将来他们走向社会后,将会影响更多的人,从这个意义上可谓功德无量。

图片


66
剧名


《霸王别姬》选段

周墨饰虞姬

专家点评


中学生周墨的一段《霸王别姬》边唱边舞,一句一腔、一招一式、有模有样。虽觉稚嫩,但毕竞小荷已露尖尖角,可喜可贺!望你在课余时间继续多看多听多学多练,一定会大有长进,加油!


67
剧名


《贵妃醉酒》选段

莫丹妮(大学生)饰杨玉环

专家点评


由于华农的领导一贯大力支持,校园学唱京剧的氛围十分浓厚,而令人高兴的是每届都有新人涌现,莫丹妮便是其中的一位。她学演的这出《贵妃醉酒》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规矩,也听得出她在尽心追求梅派的韵味。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断研习演唱,就一定会不断进步提高。


68
剧名


《空城计》选段

牛彦淞(大学生)饰诸葛亮

专家点评


牛彦淞同学在《空城计》里扮演诸葛亮,看来学唱京剧的时间还不长,嗓子还行,音准也不错,但整个唱段还只是在音符上,咬字,吐字没有力度,行腔时缺乏韵味,但有这个爱好就很好,建议多听相关的录音,一定会有提高!

注意:诸葛亮手中的扇子千万不要搧,这是诸葛亮的一个身份特征,不能用来搧风!建议多看看相关的视频,加油!


69
剧名


《霸王别姬》选段

李可(大学生)饰虞姬

专家点评


李可的扮相和嗓子都很好,是一块唱京剧的好材料,“别姬”这出戏是梅派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唱、念、做、舞一气呵成,难度很大,就是专业演员也必须下很大的苦功,反复练习才行。李可今天能演下来就很不容易了,嗓子很好,但要注意音准、咬字、唱腔的韵味,特别是舞剑,边唱边舞,难度更大,建议多看相关的视频,最好有专业老师的指点,相信一定会成功,加油!


70
剧名


《奇袭白虎团》选段

刘宗虎饰严伟才
曹松(研究生)饰参谋长
饶晓饰崔大嫂

专家点评


这一次武汉的高校节目中,《奇袭白虎团》是一个没想到的节目,三位同学把这个戏的几场精华串在一起,音乐、化妆都非常规范,把这个连专业院团都很少演出的剧目,向广大爱好者做了展示。





拾伍

71
剧名


《智取威虎山》选段

彭维涛饰李勇奇
张   跃饰参谋长
专家点评


这出戏完成得很好,彭维涛扮演的李勇奇嗓子不错,花脸的韵味很浓,吐字清晰,有情感,身段、表演很到位,形象也很好,做到了声情并茂,把李勇奇这个东北大汉苦大仇深、性格刚强、对人民解放军的信任都展示出来,为你点赞!

张跃扮演的少剑波也不错,形象很好,有军人的气质,唱腔、念白、身段表演也很到位,和李勇奇的配合很默契,整段戏演出很成功,为你们点赞!


72
剧名


《吕布与貂婵》选段

桑维志饰吕布

专家点评


桑先生演的《吕布与貂蝉》,从演唱、装扮以及两位助演,都很具规范,有很好的舞台效果。需注意在表情、身段方面的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我们常常听说的身段动作“眼随手走”,实际上是身段动作、表情,眼神要领着走。再如“掏翎子”的动作,也需要注意从翎子根顺着走,同时注意动作要圆,那样就更好看了。


73
剧名


《西施》选段

贾琳饰西施

专家点评


贾琳演唱的《西施》扮相端庄,表演稳重。主要不足的是气囗掌握不够好,气息运用也不够到位,高腔提不起气而扬不上去,低腔沉不下来而托不住,因此,整段唱腔略显平且不够顺畅圆润。希望今后在这方面再下番功夫。




74
剧名


《四郎探母》选段

高小玲饰萧太后

专家点评


高小玲饰演萧太后,嗓音宽厚明亮,出场的台步也挺稳,很有范儿,作为业余票友能穿旗鞋出场,台步走的这样稳还有太后身份的范儿非常不容易。

建议:唱头句“我主爷金沙滩早把命丧”的“丧”字有个长腔,这个长腔体要把尚派唱腔跌宕缭绕、斩钉截铁、错落有致,刚柔并济的特点唱出来,在这出戏里,高小玲的综合素质和整体体现都完成得很好。





END

出品: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媒体中心
监制:廖俊君   责任编辑:周玮
校对:张杰、诗影
来源:由武汉戏剧家协会提供
投稿:wuhanwenyi@126.com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准备
 
武汉“江夏杯”第七届京剧票友艺术
​累计观看量逾4648万人次 全
 
  热门文章
 
0市州风采│衡阳市京剧票友协会&
​累计观看量逾4648万人次 全
寿光市举办第三届京剧票友展演艺术
0“京腔雅韵迎五一 粉墨流光颂匠
【新书】《梅兰芳与京剧在海外》出
武汉“江夏杯”第七届京剧票友艺术
0京剧平民大票房活动花絮
0红色经典《华子良》传承版埠外首
0​"风从国粹来"京韵艺术展演圆
318续费
0​《阳明悟道》在四川成都上演
11月18日、19日 于魁智、李
0“一湖两城三千年”元阳行京剧晚
​淄博原创现代京剧《红嫂》开启全
谈《杜近芳口述实录》的学术价值
0《诗文会》将于5月27日在南京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