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艺术创新,让戏曲传承“活”在当下​
国粹京剧   2025-06-13 10:08:23 作者:廖予茜 来源:广西新闻网 文字大小:[][][]
艺术创新,让戏曲传承“活”在当下

        以京剧艺术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之一。今天的青年艺术工作者正承担起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重任,切实投身于民族化的京剧艺术体系和戏曲理论体系的建构。

        戏曲,这一承载着中华千年文化底蕴的艺术瑰宝,在新时代浪潮中,正凭借着艺术创新,生动诠释着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活”在了当下。

        细节创新,为戏曲传承注入“新生命”。孟广禄先生在经典剧目中巧妙革新,在《探阴山》里减去一个“呃”字,强化了包公的威严与花脸脑后音的音色美;在《盗御马》中改变节奏形式,精准展现窦尔墩得手后的得意心情。这些看似细微的调整,却让传统剧目焕发出别样光彩,赢得观众与行家的一致认可。传承并非守旧,创新也并非摒弃传统,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艺术表达精心雕琢,对传统艺术宝藏重新挖掘与巧妙呈现。

        传播创新,为戏曲形式带来“新契机”。王珮瑜致力于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推广京剧,她将京剧舞台呈现制作成短视频,把服饰、脸谱融入文创周边,还将实时直播与弹幕形式引入京剧清音会。虽然曾经也有人质疑这种“花哨”方式是否适合庄重的京剧,但事实证明,艺术为“民”方能彰显生命力。通过这些创新尝试,京剧从高高在上的舞台艺术,逐渐成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符号,吸引到众多年轻人的目光,让更多人领略到京剧之美。

        剧目创新,为戏曲发展带来“新借鉴”。谭正岩的新编戏《玉麒麟》堪称创新典范,这部戏回归传统,唱腔由演员和琴师共同“碰撞”设计,同时大胆创新,为卢俊义设计独特的枪术,巧妙融合武术枪法与京剧亮相技巧、武戏程式等,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在唱腔设计和人物动作上也大胆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这种“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创作理念,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宝贵借鉴。

        在新时代,戏曲传承任重道远。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纽带。戏曲艺术工作者唯有在坚守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方能让传统艺术生命永新、魅力常在,让戏曲传承“活”力无限。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艺术创新,让戏曲传承“活”在当下
新传播形态不利于戏曲可持续发展
云端舞台无边界演艺直播破壁新生
哪吒的启发:找寻戏曲与孩子对接的
戏剧+旅游, 新业态激活新动能​
票友是京剧艺术的半壁江山​
昔日“看热闹”,今朝“看门道”​
专家学者探讨新时代戏曲​研究与评
现代高科技为戏剧舞台插上新羽翼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谈言慧珠之组班​
老谭的髯口
清宫唱戏轶事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勾脸武生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福州技校 不锈钢花箱 imtoken钱包id贷公司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