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封狼居胥》小剧场的形式大剧场的气质
国粹京剧   2025-05-09 10:26:58 作者:智安琪 来源:文汇报 文字大小:[][][]

小剧场的形式,大剧场的气质

        12月15日晚,京剧《封狼居胥》在上海宛平剧院小剧场精彩上演。主创团队实力强大,效果惊艳。这出新编历史剧留给观众的记忆点非常多,无论是宏大叙事的故事结构、霍去病的英雄气概,还是主演金喜全文武兼备的表演、热烈的武戏段落、细腻的唱腔音乐、英雄灯光下的孤影、纱幕之上的小篆体文字、青铜器花纹和红色纸鸢,启幕与落幕时琴箫和鸣的《关山月》等等,都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正如主创团队的创作初衷那般,这出戏拥有“小剧场的形式,大剧场的气质”。从规模上来看,90分钟十场戏,故事剧情完整,叙事紧凑从容,主旨意蕴深厚,可以说整部戏从题材到立意都是以先锋的小剧场理念创作的大作品。剧中利用小剧场强互动性的特征设计的两次“酒局”更是锦上添花,汉兵与匈奴兵战前战后的两次对话,前者尺度拿捏到位,引得笑声满堂,在厚重的历史话题中又不失活泼的演绎;后者则仿佛是大战后一段平民视角的分镜,让观众陷入了对于战争意义的思考,揭示了剧本之外更深层次的涵义。

        从结构上来看,本剧文戏与武戏并重,唱腔大气酣畅,念白韵味悠长,打斗更是不遗余力,在主角霍去病的形象塑造上尤为明显。通过诸多元素的交融,演员凭借金喜全叶派文武小生“四功五法”的深厚功底使得驰骋疆场、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形象跃然眼前。由上海戏剧学院齐欢教授捉刀的唱腔既苍劲雄浑,如音域宽广、激昂挺拔的【娃娃调】;又兼细腻婉转,特别是大战后念及故人时所唱的【反二黄慢板】,兼具传统性、创新性、可听性,令观众啧啧称叹。传统的京剧小生唱腔中反二黄唱腔比较罕见,这一段则是运用得宜、行腔熨帖,是唱腔音乐上成功探索的典范。“奔袭”一场成套的【高拨子】唱腔与大段武戏的交织穿插更是全剧的高潮所在。演员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自己的看家本领尽数施展,寥寥数人便演出了千军万马之势,极大地拓展了小剧场演剧的可能性。特别是【高拨子】且唱且行、边歌边舞的行腔特点,完美地展现了人物,如度身定制般全面发挥了主演金喜全文武兼备,唱作俱佳的特点,好听好看!

        经验丰富的主创团队或许是本剧具有“大剧场气质”的根本原因。团队由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京剧院的教授专家领衔,豪华的阵容本身就是剧目的一大亮点,然而新生代力量也不容小觑。在演后谈环节,更展现了优秀团队具有的凝聚力,和新生代每一个“自我”的思想深度:对话观众,谦逊求教,自我反思,不忘初心。何为“小剧场戏曲”?正值“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十周年之际,《封狼居胥》给予了这一问题以新的诠释:是守正赓续,是创新探索,是未来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视角,更是传统于时代潮流中新的呼唤。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封狼居胥》小剧场的形式大剧
京剧《十二真人斗太子》再现唐派遗
评新编历史京剧《武帝刘彻》:探入
小剧场京剧《图兰朵·心》以“爱”
评京剧新编历史剧《赵武灵王》
于“两难”中见大英​雄——看新编
京剧《白蛇传》:传统经典与当代审
隐蔽战线英雄故事登上京剧舞台
现代京剧《老阿姨》:一堂直抵心灵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谈言慧珠之组班​
老谭的髯口
清宫唱戏轶事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勾脸武生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模板网站 花箱定制 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