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谭派《举鼎》
国粹京剧   2023-07-27 10:52:07 作者: 来源:梨園雜志 文字大小:[][][]

谭举鼎

言菊朋

        昔年谭大王与小楼合作时,中和同庆班曾盛极一时,后谭、杨分立,同庆报散,谭有二三年,未在各园演唱。一般谭迷,望眼欲穿。

        忽于民初在天乐(即今华乐)贴出《举鼎观画》,小生为张宝昆,是日售票一千四五百人,漾出之顾客,约有数百之谱。惜该园容量不大,否则当在两千以上矣。

        谭氏唱念兼优,出台时仪表庄重,举止老到,颇有相爷风度。最后之哭头,与众不同。可算《举鼎》中专有之腔,简练中别饶情趣。

        前在中和与楞仙合唱,观画时之对白,大似《断臂》之说书。楞仙表情,细致异常,远非宝昆所能及。后在文明(今华北),与程继先合演,亦甚洽人意。盖宝昆乃德珺如后之一人,专以唱工见长。近十五六年,久不见此人,因不合时下眼光,殆在落伍之例。论其艺术,确不无可取,较诸时下之每以装饰暄人者,固不可同日语,竟湮没以终,殆非其罪也,惜哉!

        再谭派《举鼎》,腔词均与普通者不同。上场时,系长锤唱元板(普通多唱摇板),至“独只为,进都城”,以下跺板,普通皆三字一句,谭派四字一句,较三字难唱多矣。

        碰板中,谭词亦颇绕嘴,且下半句,有中点张嘴者,为普通之所无。佳处尚多,仅略举一二,以为例证耳。

        日前汪侠公先生以此戏见烦,予已十四五年未演此出矣。不久当照汪嘱,出演氍毹。

        (《三六九画报》1939年1卷5期)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谭派《举鼎》
张春秋:我与梅兰芳先生的邂逅
喜看周信芳赵松樵合演《四进士》​
老谭的髯口
姜先生两次演出唢呐戏​
孙菊仙与程砚秋合演《朱砂痣》
清宫唱戏轶事
谈言慧珠之组班​
​看梅兰芳之《汾河湾》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勾脸武生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不锈钢花箱下载tp钱包imtoken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