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余叔岩与言菊朋比较观​
国粹京剧   2023-06-14 09:43:30 作者: 来源:京剧道场 文字大小:[][][]
苏少卿:余叔岩与言菊朋比较观

        叔岩、菊朋二人,虽一系内行出身,一为票友下海,然其相同处颇多:全是庚寅年(光绪十六年)生人,又同师,先后从陈彦衡先生学谭派;到晚年又同是病魔潦倒。菊朋四十二岁时,忽患大头甕症,到头发脱光,嗓音伤坏;叔岩从四十岁到死,十三年中时常病不离床,以致大戏不能演唱,仅有时与梅兰芳配《游龙戏凤》等小戏。五十四岁更患小便不通症,由医生施手术小腹部开一小洞,以皮管接到膀胱处,其苦可知。此外二人有女也相同,叔岩有三掌珠,菊朋也有三千金。某年,叔岩曾因北平某报刊登一则关于其女与男友交游新闻,叔岩盛怒之下,竟对某报馆大问兴罪之师。菊朋更因女儿行为浪漫,父女意见不合,形同陌路。

        再二人更相同处,就是都得广大观众拥护。

        叔岩是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十三四岁时即一唱而红,后以倒嗓一度退出梨园,终以酷爱此道,乃又“重整旗鼓”。先从陈彦衡先生研究不到一年,后经王某介绍拜老谭为师,老谭性本懒惰,又因叔岩嗓音欠佳,结果可教之戏有限,仅一出“太平桥”系老谭亲授。惟叔岩固内行出身,文武全材,台风漂亮,身段美妙,更能就其低音改良唱腔,而另创“余派”,三十几岁时已经成名。

        菊朋系票友下海,武工根底稍差,唱工甚好,十八九岁时喜学谭派戏,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很红。第一次登台在北平江西会馆唱《二进宫》,学老谭中年时刚音唱法,颇有心得。民国十三年正式下海,在上海老共舞台与梅兰芳挂二牌。菊朋文学根底很深,对音韵字眼比叔岩考究。叔岩也不差,惟因嗓少,中气不足,每有力不从心之慨,常将硬腔改软。例如,谭派戏《战太平》“背转身来谢神灵”.....本用中州韵,叔岩则改唱湖广音。菊朋晚年因病坏嗓,常将阳平声改唱低音,也别成“言派”。

        比较说,余言二人,总算得谭派中二大贤人,菊朋在票界中更可谓出类人杰。二人还有几种相同的唱片,如《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鱼肠剑》“一事无成两鬓斑”、《法场换子》“恨薛刚小奴才”等。诸君有兴,不妨将这几张唱片比较一下,当觉各有滋味。

        如与后辈老生相较,则叔岩菊朋之死,实令人有“良材已逝难再得”之叹!足见近年文化退步,旧剧没落。盖旧剧是最好教育工具,现有人提倡改良,惟改良固佳,若不改良岂非更糟?本人以为欲图改良,应先提倡复古,广罗天才英才,集思广益;致力研究老戏,去芜存菁,以求改进,俾旧剧前途,可发挥光大,愿我同志共勉。

原载《上海游艺》1946年
《苏少卿戏曲春秋》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余叔岩与言菊朋比较观​
马连良为什么收冯志效和张学津为弟
谭富英在沪演剧实录(一)· 19
富连成五科师兄弟合作《三国志》
他是大收藏家,还是顶级票友!
马连良五十年后《赵氏孤儿》用上贾
梅兰芳当年访苏有何影响启示
王鸿奎戏班与烟台京剧的兴起​
殷宝忠与京剧谭派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勾脸武生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不锈钢花箱下载tp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