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民国京剧票房阳春社小史​
国粹京剧   2022-07-06 10:17:42 作者:次青 来源: 梨園雜志 文字大小:[][][]

民国京剧票房代表:首都阳春社小史
        首都(南京)阳春社成立于民十八年冬,发起人为王仲钧。王别署慈禅居士。民初与朱耐根(已故)、许良臣辈玩票沪上,极负声誉,后离申从政,旧调不弹者近十年。

        民十八杨畹农来京供职财部,王适亦服务该部,谊属同寅,往还渐密,乃假王寓组织阳春社票房,社员不过六七人耳。其后同道来归者渐众,乃赁屋西方庵七号许氏花园为社址。环境幽雅,颇饶花木池亭之趣,洵属联欢胜地。于是添聘教师鼓手,票王红豆馆主及票宿孙化成亦担任义务教授。

梅兰芳、程砚秋、赵荣琛、杨畹农之《四五花洞》

        基本社员有王仲钧(老生)、杨畹农(青衣)、李蕴璞(花面兼小丑)、李昌伯(武生兼武丑)、邵小超(老旦兼老生)、朱豫卿(小生兼小丑)、王寿五(铜锤)、孙化成(老生)、吴凌如(青衣)、贾保生(老生)、岳蕖庵(青衣)、顾钧天(老生)等。票琴有陆秋、王汝霖、彭安之诸人。陆为已故琴手陈彦衡至友,手法极似彦衡,有誉为彦衡第二者。王、彭则师法徐兰沅、王少卿,亦能得其神韵。

        二十一年春,杨畹农以事赴北平,经友人介绍识梅兰芳,梅聆其歌,惊为异才,杨有所请益,无不悉心指导。后梅迁居海上,每逢星期假日,杨辄赴沪向梅研求,遇梅出演,必在台下观摩,梅并将其私房本戏《生死恨》、《凤还巢》、《全本三娘教子》、《宇宙锋》,旧剧《汾河湾》、《宝莲灯》、《战蒲关》、《探母》、《起解》、《刺汤》等剧之唱念身段表情,悉传授之。

        二十二年春,首都各票房联合举行筹募飞机捐款大会串四日,该社基本社员均参加表演,成绩甚佳,观众多以票友有斯成绩为难得,而阳春社三字亦渐为社会人士所称道矣。

        其后数年,其社单独为冬赈会及其他慈善机关筹款举行公演十余次,每次均售满座,屡经京市社会局传令嘉奖,所演剧目为《生死恨》、《凤还巢》、《八蜡庙》、《黄一刀》、《花蝴蝶》、《除三害》、《断密涧》、《冀州城》等,均属票界不经见之作。而数年来中央广播电台邀请票友播唱,亦以该社所占次数为最多,是以声誉广被,虽内地亦多有知之者。

        最近该社应电台之约,灌制大批唱片,已成者有《大登殿》、《三娘教子》二正出,尚有《沙桥饯别》、《洛神》、《朱砂痣》、《空城计》、《宇宙锋》等,正在续灌中,不日即可由电台放送。现该社有社员三十余人,分平、昆两组,平剧组由王仲钧主持,昆曲组则由红豆馆主负责云。

        (《十日戏剧》1937年第1卷第1期)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民国京剧票房阳春社小史​
俞振飞成为京剧四大小生之一
梨园行工作最苦拿戏份最少的角色
上海连台本戏盛衰小记​
欧阳中石谈李慧芳的演唱艺术
梨园忆往清末京城的名编剧​
广州京剧团解散
印象中的山西京剧和山西省京剧院​
马连良和他的秘本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勾脸武生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星座星盘分析中国传媒大学留学项目imtoken钱包imto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