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突围·大别山》民心得失烛照爱恨情仇
国粹京剧   2021-12-05 09:56:29 作者: 李小菊 来源:中国艺术头条 文字大小:[][][]

艺评|这些亮点你发现了吗?——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剧目点评(4)

《突围·大别山》:民心得失烛照爱恨情仇

        《突围·大别山》讲述了国共战争时期五名幸存的红军战士在女子嫩芽儿舍身帮助之下突出国民党“围剿”的故事。剧中,五名最普通的红军战士以自己对革命纪律的坚守和对理想的坚持,感化了因新婚被弃、心如死灰的女子嫩芽儿,使她从红军战士“为了理想而死就有意义”的视死如归的精神中,领悟到“原来这生生死死也有意义”,决定以自己的死来解救红军战士,从而完成自我救赎、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表现并阐释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剧中五名红军战士的戏份都非常出彩,开场就把观众带入到惨烈的战争情境中,三位劫后余生的红军战士以及后来出现的机灵鬼和小毛头的表演,几乎都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武打动作也巧妙融入到情景和人物动作之中。

        五名战士虽然被追杀、与大部队走散,但他们时刻牢记革命纪律和革命理想,例如“吃饭、写欠条”这场戏,以充满机趣的剧情和表演,表现了红军战士严明的纪律性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嫩芽儿的一饭之恩救了五名战士,而战士们的精神也唤起了嫩芽儿吃饭、求生的欲望,这是他们给予嫩芽儿的“一饭之恩”。

        该剧在现实题材戏曲化、戏曲场景诗意化方面做出很多努力,战士们密林穿行、嫩芽儿坐着独轮车雪中散心、在嫩芽儿家吃饭等场次,都非常精彩。

        不过,剧情设置巧合过多,传奇色彩浓郁但匠气过重,沙青逃婚弃妻与包揉背叛报信令人难以信服;反面人物沙青的“战争机器”形象过于平面化、脸谱化;演员对人物情感的体悟和表现尚待提升;结尾略显仓促。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突围·大别山》民心得失烛照
从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说起
“苗绣+京剧”惊艳又感人​
京剧《向警予》塑造革命先驱的有益
以梅派唱腔为研究视点​
京剧《红色特工》​戏曲谍战剧
看京剧《双枪惠娘》新视角新形象新
《花漫一碗泉》当代治沙英雄的京剧
京剧《关东女》巾帼至情胜须眉
 
  热门文章
 
话说“粉戏”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勾脸武生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花箱护栏网森格物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