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的“骂戏”
国粹京剧   2021-08-05 10:14:00 作者: 来源:企鹅号 文字大小:[][][]
鲍世远:京剧的“骂戏”

        在京剧舞台上,有一批别具一格的传统剧目,它风格独特,正气凛然,催人奋进,深受欢迎,人称“骂戏”。比如,老生戏的《击鼓骂曹》、《骂王朗》,青衣戏的《贺后骂殿》,老旦戏的《洪母骂畴》、《徐母骂曹》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骂戏”。

        周信芳更有“麒派”特色的一系列“骂戏”,尤为观众所赞赏。《打严嵩》中邹应龙骂严嵩,《海瑞上疏》中海瑞骂皇帝,《四进士》中宋士杰骂三个贪赃枉法的进士,《打渔杀家》中萧恩骂赃官,《清风亭》中张元秀骂忘恩负义的义子张继保,《义责王魁》中义仆王中责骂王魁等等,在戏曲舞台艺术中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京剧中的“骂戏”为什么受人们欢迎?我以为,它集中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愿望,反对邪恶,痛恨背叛,弘扬正气,勇于为人民说话,喊出时代的声音,满足人民的心愿,因而延续至今,久演不衰。

        “骂戏”并不是单纯地为骂而骂,而是传承民族的优秀秉性,反映人民的道德需求,从生活中提炼,用艺术手段表现生活的真实和人民的心声。“骂戏”中的精彩唱腔,激昂的念白,动情的表演,刻画人物的磊落胸襟,正直气质,疾恶如仇的精神风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传统剧目中的“骂戏”,到“麒派”特色的“骂戏”,显然可以看出京剧“骂戏”发展的轨迹。“麒派”特色的“骂戏”之所以能够有所发展与提升,这是与周信芳刚正不阿,爱国爱民,反对忍辱屈膝、祸国殃民行径的思想分不开的。这种现实主义戏剧观使京剧的“骂戏”具有新的内涵,为广大观众提供美好的艺术享受与精神洗礼。

        京剧的“骂戏”应当有其生存的空间,也是具有生命力的。传统剧中的“骂戏”,借古喻今,能够起着针砭时弊的作用,让义仆王中痛斥忘恩负义的主人,让叛国投降的洪承畴,受到深明大义的母亲的严责,让贪赃枉法的官员,领受正义的声讨,这些惊心动魄的“骂戏”,都成为我们今天社会和人民的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骂戏”需要不断继承与创新。

        “骂戏”必定常“骂”常新。

        (原载文汇报)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的“骂戏”
以京剧艺术再现李大钊一生​
京剧里的“三轮明月”
专家剧评大连京剧院《邓稼先》
傅希如谈《杰出楷模周恩来》创作体
京剧《换人间》的创新与跨越​
艺术的“纪实”与“典型”的“战士
主旋律京剧的京剧程式探索和传播
京剧《燕翼堂》聚焦沂蒙红色家族​
 
  热门文章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话说“粉戏”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勾脸武生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花箱护栏网森格物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