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马连良先生谈《春秋笔》编排经过
国粹京剧   2021-05-30 10:50:11 作者: 来源:北京京剧院 文字大小:[][][]
马连良先生文章集萃:
《春秋笔》
之编排经过

        自从《串龙珠》公演之后,所得的成绩,承诸大名家的指正,相当的圆满。这出《春秋笔》,便是在这出《串龙珠》公演后着手编排的。《春秋笔》的缘起,是李亦青君提出的。他看了梆子班的《灯棚换子》后,认为情节和戏路都很有价值,便贡献给我。

        其实,我一向对于剧本方面非常注意,这出戏中的《灯棚换子》《换官杀驿》《檀帅困营》早就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由来已久。这在四年之前,亦青总算有心人了。《羊角哀》《胭脂宝褶》公演之后,唯一的愿望是要把这部《春秋笔》实现。后来亦青远游,费了很久的搜集工夫,才从晋剧花脸演员狮子黑手里得到这个剧本,又观摩了晋剧的演出,整个戏的关目和技巧都酝酿在我的脑子里。

        剧本是演剧者的食粮。得到这部名剧,在北京曾经经过不少名家的品评,认为是最有骨子的佳剧。后来经过吴幻荪先生和翁偶虹先生的修正,穿插了不少场子。我自己又经过一番研究,还不十分放心公演。到上海以后,又和吴江枫探讨,更欣逢亦青至沪,这出戏总算是有始有终。由李君发起,而仍由李君参加。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自问对于艺术的修养,是那么浅薄。可是我努力追求戏剧学识,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北京的诸位评剧先生们,称我研究戏学,已经进入第三阶段。这是捧我,因为一个从事戏剧事业的演员,再不对自己的食粮加以充实,前途的危险是很大的。

        《春秋笔》在同人共同努力之下,已经公演了。其中重要的身段、唱腔、锣鼓、配角,都经过我个人细心研究,在演出上自然难免陨越之处。这点希望海内名家予以指正,连良当率扶风全体同人,深致敬意。

    ——原载1938年10月上海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马连良先生谈《春秋笔》编排经过
吴小如先生《抢救谭派振兴谭派--
黄世骧先生怀念马最良先生:新疆兵
杜近芳:时代放进京剧里的一个高音
践行转化创新的老生泰斗马连良
杜近芳先生与《白蛇传》《桃花扇》
京剧关戏的鼻祖“老三麻子”王鸿寿
现代京剧《红灯记》在台湾
王琴生在票房唱一整出《定军山》​
 
  热门文章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话说“粉戏”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勾脸武生
5月19日院梅派艺术青年人才演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