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除了富连成,还有哪些京剧社班曾培养大批演员?
国粹京剧   2020-12-18 10:18:20 作者:粲花斋主刘绝粮 来源:百家号 文字大小:[][][]
除了富连成,还有哪些京剧社班曾培养大批演员?

        京剧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史上产生过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而每一位艺术家都曾有过学戏的阶段,大多数人也都在京剧社班中坐科学习的经历。如富连成社就曾培养了近七百名演员,下面就是盘点京剧二百年发展史上的著名科班与相关学校。


1斌庆社

        1917年,“俞派”武生俞振庭与果湘林合作成立斌庆社,它位于宣武区和平门外大百顺胡同西口路南30号(今40号)。科班的学生以“斌”、“庆”、“永”三字排名,也有一部分演员不按科班的字排名。从科班走出的演员有陈斌雨、王斌卿、毛庆来、张永禄、杨宝森、石韫玉等,还有被称为“斌庆三春”的李万春、蓝月楼、耿长春。

        这个科班有影响力的是1912年下半年邀请天津女伶来京,首开男女合演的先例。后来曾遭演警察禁止,便后退一步,以“坤角与坤角配出”、“不得男女合配”为演出规矩,但俞振庭与肃亲王有交,便通过这层关系废除了此约。斌庆社前后开办了13年,最后因经费不济而解散。

2富连成社

        富连成应该是京剧史上最具盛名的社班。该社班由于商人牛子厚出资,叶春善筹办,成立于1904年,原名喜连升、喜连成。1912年,牛子厚将社班抓让给沈仁山、沈秀水,遂改名为富连成。1935年由叶春善长子叶龙章继任社长,1948年因无力营办而解散。

        从1904年到1948年,富连成先后开办了44年。科班演员以“喜、连、富、盛、世、元、韵”取名,共培养了近七百名演员,如马连良、裘盛戎、谭世英、梅兰芳等。

3稽古社子弟班

        这个科班设立在天津,由高渤海创立,尚和玉担任名誉社长,娄廷玉担任社长,副社长韩富信是富连成的弟子。

        稽古社子弟班本想按照“华、承、稽、古、博、学、通、今”招生,但只招生了“华、承”两科约一百名学员。1944年,稽古社子弟班解散。培养的学员有蔡宝华、贺永华、李承义等。

4厉家班

        1936年厉彦芝在上海创办厉家班,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社班辗转在湘、鄂、黔、滇、川,最后落户重庆。科班前后延续了20年,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京剧表演人才。科班学员按照“慧、福”取名。从厉家班走出的演员有厉慧良、厉慧兰、王慧群、沈福存等。


5鸣春社

        鸣春社是1938年李万春在北京大吉巷成立的科班,取名是取鸣举、万春之号各一字定名“鸣春社”。这个科班招收学员按“鸣、春、佳、乐”取名,但仅仅招生了“鸣、春”两约三百余人。社班走出的演员有李鸣杰、刘鸣洲、谷春章、贺春泰等。


6荣春社

        该社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于1938年所创立的班社。学员以“荣、春、长、喜”取名,但取名时第一科以“荣、春”、第二课以“长、喜”取名。社班走出的学员有蔡松春、尚长春、马长礼等。这个戏班前后共办了十年,于1948年年底解散。


7上海戏剧学校

         上海戏剧学校由许晓初等人筹创于1939年,陈承荫任校长。这个学校不仅仅是教授京剧,还学习文化知识,实行走读制,招收的一百多名学员都以“正”字排名。社班中走出的学员有陈正岩、侯正仁、钱正伦等。这个学校1945年停办,也仅培养了一批学员。


8中华国剧学校

        中华国剧学校地处上海,成立于1940年。学校主要教授京剧和昆曲,教学方法沿袭旧时科班制,李松龄任董事长,徐慕云任校长。招生的不到二百名学员都是按照“松”字排名,学员有关安、李松年、刘松岩、倪松海等。学校仅仅开办了6年,于1946年秋解散。


9中华戏曲专科学校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成立于1930年,焦菊隐任校长,这个学校男女合校,不立卖身契约,不仅学京剧,还学专业课。招收的二百余名学员以“德、和、金、玉、永”取名,学校走出的学员有李德彬、李和曾、高永升等。学校学制六年,招生了五科,于1941年解散。


        如上所列举的斌庆社、富连成社、稽古社子弟班、厉家班、鸣春社、荣春社、上海戏剧学校、中华国剧学校、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等9个京剧社团基本可以涵盖建国之前的京剧演员培养社班,这些社班为京剧与其他剧种培养了数千的优秀演员,为京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京剧也得以成为当今最具影响的剧种。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除了富连成,还有哪些京剧社班曾培
京剧史上“第一科班”,京剧艺术的
京剧有多少出戏?
京剧演反串考究
梅兰芳雨中清唱
武城涌现出了武花脸赵松樵
程长庚对京剧影响最大的“老生三鼎
京剧名角都是美食家
高盛麟在上海滩打擂及武生大会
 
  热门文章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话说“粉戏”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勾脸武生
新艳秋七十高龄登台轰动梨园界
裘世戎与云南京剧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上海网站建设上海企业建站嘉兴网站建设嘉兴亿欧企业建站嘉兴模板网站 嘉兴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