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史学前沿首遇国粹京剧
国粹京剧   2020-08-18 09:28:02 作者: 杨倩 来源:新华网 文字大小:[][][]

    现代科技侦破清宫谜案 史学前沿首遇国粹京剧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扶持项目,2019年度南京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南京市文旅消费政府补贴剧目,南京市京剧团出品,李卓群编剧、导演作品——京剧《鉴证》(原名《光绪之死》),历时两年筹备与打磨,将于9月12、13日在江苏大剧院与观众见面。

        京剧《鉴证》从“清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这一重大史学研究成果说起,讲述光绪帝在死前十天里,与历史传闻中有投毒嫌疑的慈禧太后、隆裕皇后、袁世凯、李莲英的最后接触,以及同珍妃超越生死的真挚爱情,这也是京剧艺术与史学前沿课题的首度结合。

        1908年,光绪帝驾崩于慈禧太后死亡前一天。此后一个世纪里,光绪帝的死因在民间、学界众说纷纭却莫衷一是,“光绪之死”更成为百年未决的清宫疑案。在“清光绪帝死因研究课题组”主持人、电视台主任编辑钟里满的发起和联络下,2017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光绪帝死因研究”课题组编辑出版《清光绪帝死因鉴证》,终于揭晓“光绪帝死因”的真正谜底:

        1908年11月10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七日)的昏晚之交(晚上5点钟左右),慈禧太后以派人送食的方式,使用砒霜致光绪帝中毒。4天后,光绪帝死亡。

        “光绪死因”的探秘过程横跨了历史学、物理学、法医学、刑侦学等多学科,被评为2008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发现”,也是近年清史研究的前沿成果之一,兼具独特的史料价值和艺术潜质。自两年前在媒体上了解到光绪帝死因真相及其研究历程后,李卓群导演便期望能将“光绪帝死因鉴证”的故事搬上舞台。为此,她参阅了三百余万字的史料打磨剧本,多次前往清西陵、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历史古迹采风,并邀请钟里满老师担当京剧《鉴证》的历史顾问。

        在认真研究了有关光绪死因和晚清政局的大量资料,并在钟里满老师的指导下研读了《清光绪帝死因鉴证》一书后,李卓群导演决定将全剧的着眼点,锁定在光绪死前的最后十天。

        李卓群导演表示:“京剧《鉴证》的戏核是‘向死而生’,是向生命、真相、科学的致敬。”全剧通过舞台表演与文献实证交叠的线性叙述,逐层揭示光绪之死的惊世真相,以十日之变洞见光绪帝在“戊戌变法”后的十年遭遇;以光绪帝亲情、爱情、友情的纠葛羁绊,铺展风云诡谲的晚清朝局;以光绪帝向死而生的改革精神,体现近代中国社会大变革之际的新旧交锋。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史学前沿首遇国粹京剧
北京京剧院首场线上京剧演出超20
戏剧回归社会 京剧方能复兴
京剧“邂逅”连环画,不只是一种“
欲借京剧之美 必先领悟其神
戏曲复工,如何出牌?
票房交流带给我们的启示
票房应该重视思想建设
京剧院线上演出流量转化为收益有待
 
  热门文章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话说“粉戏”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勾脸武生
裘世戎与云南京剧
品品青年张派演员王奕戈《玉堂春》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上海网站建设上海企业建站嘉兴网站建设嘉兴亿欧企业建站嘉兴模板网站 嘉兴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