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京剧背后的“国粹”之韵
国粹京剧   2020-03-16 09:44:36 作者: 郑蕊 来源:北京商报 文字大小:[][][]

    京剧背后的“国粹”之韵

        京剧,一直以来都有“国剧”之称,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同时已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起京剧的诞生,则不得不提自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原本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并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地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而京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正是其特有的表演方式。公开资料显示,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分别为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与此同时,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也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行当。

        近年来,京剧领域从业者也在通过创新以获得更多年轻观众的认可。以京剧演员王珮瑜为例,在其个人演出品牌“清音会”中便主打近距离、沙龙式演出,并引入了实时直播和“弹幕”互动等新媒体模式,用更加平易近人且年轻人更易接受的方式进一步缩短与观众的距离。此外,在内容领域,京剧也在不断推出新编剧目,如北京京剧院便创作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宋家姐妹》《梅兰芳》《云之上》等现代京剧,以及《玉簪记》《浮生六记》等小剧场京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京剧背后的“国粹”之韵
云演出、云录制 艺术上云端为行业
由《汉明妃》说开去
抖音短视频与戏曲艺术的现代传播
京剧成年度最火国家级非遗 抖音发
京剧“牵手”手游触发年轻人打开传
“年轻”的京剧
云端抗“疫”,如何彰显戏曲传播新
京剧票房群体调查及美学研究
 
  热门文章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话说“粉戏”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勾脸武生
裘世戎与云南京剧
品品青年张派演员王奕戈《玉堂春》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上海网站建设上海企业建站深圳电信宽带嘉兴网站建设嘉兴亿欧企业建站嘉兴模板网站嘉兴培训网深圳网站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