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戏曲教育应该从中专开始
国粹京剧   2019-07-07 09:15:36 作者: 张建国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字大小:[][][]

戏曲教育应该从中专开始

        京剧艺术人才匮乏,京剧是“角儿”的艺术,一部戏不是只有主角是“角儿” ,而是应该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比如当年李少春、杜近芳、叶盛兰,用了不到10天时间排了一出《白毛女》 ,一经问世就是经典,好演员给好戏打下了基础。

        京剧必须得吃大苦,我们经常跟年轻演员讲,“吃大苦、成大器” 。我小时候在戏校练功天天哭、天天练,从疼练到不疼,必须把那个疼劲儿练过去,在舞台上才能好看。京剧艺术必须过这一关。现在一些年轻演员吃不了太大的苦。只要登台演出,每天起来就要练功,我现在每天第一件事依然是练两遍功。梅兰芳先生说过,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现在年轻演员很多不是天天练功的,从事这一行,就要吃这个苦,不然就没有驾驭美好艺术形象的能力。

        戏曲教育具有特殊性,曾经有一段时间戏曲教育和普通教育被等同起来,戏曲人才的技艺学习削弱了,毕业之后到了院团还得重新培养。现在这种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关部门在对待戏曲教育特殊性方面给予了很大扶持。但是有一点晚,戏曲师资力量已经非常匮乏了。从前中国戏曲学院都是老一辈艺术家,有些是梅兰芳的弟子,有些是富连成、荣春社的老艺术家,他们有着多年实践经验,教学效果非常好。现在有的戏曲院校的毕业生留校做了老师,但他们舞台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效果有限。年轻演员很多幼功不过关,来了院团二三十岁,总不能让他重新练功。所以戏曲教育应该从中专开始,而不是从大学开始。像富连成、荣春社,老一辈艺术家不是本科生、研究生,但他们身上有真本事。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戏曲教育应该从中专开始
戏曲伴融媒体与时俱进
当京剧遇见了电影……
敢于创新的大连京剧院将戏曲融入话
京剧艺术亟须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人民日报痛批文艺界恶习——文艺批
为了戏曲的传播与发展
抖音平台上传统文化传播案例
像音像版《三岔口》,是你蠢?还是
 
  热门文章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话说“粉戏”
勾脸武生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裘世戎与云南京剧
品品青年张派演员王奕戈《玉堂春》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