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戏曲进校园”的新招
国粹京剧   2018-12-01 09:20:41 作者: 土 木 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字大小:[][][]

    “戏曲进校园”的新招 

        提及课间操,上过学的人都会对此心领神会,应付、敷衍者有之,找借口、缺席者有之,概莫如是。如今,为了使这一强身健体运动变得不那么枯燥乏味,不少学校也算绞尽了脑汁。近日,四川德阳市岷山路小学运动会上的一套戏曲课间操,就赢得了不少好评。

        这些年,课间操的改进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课间操早已不是往日一板一眼的单调样,与网络热门歌曲结合,向广场舞取经,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与戏曲的结合颇为耳目一新,值得点赞。

        因为,与课间操相比,我国戏曲的传承问题更受关注。众所周知,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将戏曲文化传承好,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尊重,更是为了赓续中华文化。但是,面对现代文化兴起和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我们又该如何传承好戏曲文化、留住文化的根脉?近日,笔者应邀参加了一次全国范围的京剧票友大赛后,对戏曲传承有了更深的体会。在海外生活了近20年的一位京剧票友说,当只身一人背井离乡踏上异国的土地后,很多人都会产生挥之不去的孤寂感,寻找故国家园的“味道”便成为他们排遣的方式之一。京剧让她对故土的思念有了一种寄托,同时也打开了一扇与家乡沟通的窗户。因此,戏曲的传承与发扬已不仅仅关乎中华文化的延续,更是为人们内心寻找一种对故土的依赖。

        正因戏曲传承的重要性,近年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和促进戏曲文化发展的政策。其中,“戏曲进校园”活动就是有效的举措之一。应该说,通过各地的不懈努力,“戏曲进校园”活动成效显著,京剧、黄梅戏以及一些各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纷纷在校园落地生根,成为中小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如何让孩子们逐渐了解、懂得欣赏进而喜欢上戏曲,依然还需要更多努力。戏曲课间操的做法可谓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既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课间操改头换面,又可以让孩子们接触一些戏曲元素。但传承终究无法一蹴而就,我们相信,让孩子们耳濡目染、受到戏曲文化的持久熏陶,在不远的将来戏曲艺术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戏曲进校园”的新招
百戏盛典与戏曲全面复兴之路
戏曲+互联网,如何行稳致远
从北京市戏曲小票友京剧大赛说起
走进小剧场 京剧的演出场景突围
弘扬传承京剧艺术之我见
戏曲如何吸引年轻人?
当代戏曲何处觅知音
走进“秀场”让京剧成为时尚
 
  热门文章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话说“粉戏”
裘世戎与云南京剧
勾脸武生
品品青年张派演员王奕戈《玉堂春》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