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文粹
 
 
 
 
 
 
 
 
 
 
跟随梅兰芳学戏的日子
国粹京剧   2018-11-23 09:58:36 作者:陈正薇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文字大小:[][][]

    跟随梅兰芳学戏的日子

        梅兰芳先生是我(陈正薇,梅兰芳之徒)的恩师。有幸亲聆先生的教诲,使我受益颇多,至今忆起仍感受至深。

        我的拜师仪式是在1948年,当时我才15岁。梅先生先前所收的学生,大多为艺术上颇有建树的演员。我作为一个学艺不久的女孩子,能够幸运地受到梅先生的垂青,实属破格。这源于梅先生与我父亲之间的一段友情。

        记得拜师那一天,梅先生亲切地拉着我的手,一定让我坐在他和师娘的中间,和大家合影留念。以往师徒合影,都是梅先生坐着,学生们一旁站着,我这次拜师可是破了先例。他还动情地对我说:“我在童年时就失去了双亲,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也正因如此,对于年幼失怙的孩子总是特别心疼。你父亲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大戏剧家,可惜过早去世了。希望你今后一心向学,把你父亲的事业继承下来,也就不枉我这一片心意了。”

        我拜师之初,正当葆玥、葆玖学戏之时。葆玥挚爱京剧艺术,刻苦用功,勤奋异常;葆玖则资质聪颖,悟性极高,除了学艺,对其他爱好,诸如无线电(收音机)、录音机、照相机等等也是一学就会。葆玥性格温柔善良,对我经常照顾有加。多年之后,他俩不负重望,终成大家。

        在我心目中,梅先生既像一位可亲的慈父,又是一位可敬的严师。说到“严”字,有一件事使我刻骨铭心,至今难忘。

        1952年,我加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不久,就是团里重用的演员了。一次,团里决定排演传统戏《长坂坡》,派王金璐演赵云,我演糜夫人。我对这个角色不太满意,认为没有多少戏可演,借口推了。

        梅先生得知后沉默不语,半晌,才开口问我:“你是不是觉得这个角色太小,不屑一演,是吗?”

        “可不,这是二路活儿!”我说。

        “你说得轻巧,‘二路活儿’,可我怕你还演不了呢!”梅先生说。那严厉的语气,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梅先生见我蔫了,才转以平和的口吻说:“《长坂坡》是一出好戏啊,戏中的糜夫人,当初你王大爷(幼卿)演过,赵二爷(桐珊)演过,魏大哥(莲芳)也演过,演得都好,你这想法太……戏什么时候演?”

        “大概还有十来天吧。”我怯生生地说。“那还来得及。明儿个就到剧团,向领导认个错,把任务给接下来,抓紧时间,去跟赵二爷学。‘中箭’那一场中的屁股座子,还有‘脱帔’,要是学得不到家,到了台上可是要出洋相!”

        我连连点头。梅先生又以更加温和的语调对我说:“正薇,有句话你该记住:一出戏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一个好的演员,哪怕只在舞台上站那么一小会儿,也能够站出光彩来。你是从戏剧学校出来的,这些道理是应该懂得的。”

        后来,这次《长坂坡》在赵桐珊先生的指导下,我演得非常成功,没有辜负梅先生的期望。

        据《档案春秋》陈正薇/文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文粹
 
跟随梅兰芳学戏的日子
烟台京剧的几个传奇
武汉京剧团获金庸授权排演《射雕英
《天水关》中的好戏
天津中国大戏院的开幕典礼
梅兰芳回乡演出
信安国剧社的百年鼓声弦韵
余叔岩、筱翠花合演《坐楼杀惜》
李世济与临清的不解之缘
 
  热门文章
 
梅兰芳大弟子魏莲芳
康万生先生原生态演唱会
3月10日空中剧院《玉堂春》观后
当今舞台上的梅派演员——李胜素
品京剧《宰相刘罗锅》
中国戏曲的“四功五法”并不守旧
《游龙戏凤》:风流就在这朵海棠花
蓝天珠帘寨四郎探母杂谈
跷功:京剧里的芭蕾
1992年至1994年梅兰芳金奖
关于余叔岩的“擞音”
话说“粉戏”
裘世戎与云南京剧
勾脸武生
品品青年张派演员王奕戈《玉堂春》
谈谈程派第三代传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