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陕西京剧院现代京剧《谢葆真》研讨会​
国粹京剧   2022-12-11 09:41:50 作者: 来源:陕西省京剧院有限公司 文字大小:[][][]

精心打磨 力创精品丨现代京剧《谢葆真》召开专家研讨会

现代京剧《谢葆真》召开专家研讨会

        11月17、18日,现代京剧《谢葆真》在西安人民剧院成功首演。11月19日上午,《谢葆真》首演专家研讨会在陕西演艺集团召开。

        陕西省京剧院秉持着边演边改边打磨的艺术创作态度,特邀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小康、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孙豹隐、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贺林、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杨立川、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原副院长朱玉珑、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雒社扬、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仵埂、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丁科民、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穆海亮、2018年中国戏曲大会总冠军李想等众多专家学者到会。陕西演艺集团创作演出部部长张洋,陕西省京剧院领导班子,《谢》剧导演杨君、艺术顾问胡安忍、主演赵雪洁、陶军及部分主创人员参加会议;陕西省京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谢》剧出品人白云生主持会议。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谢葆真》的创排意义和艺术价值,从主题立意、题材选择、人物塑造、演员表现、音乐融合、舞台呈现等多方面给予了《谢》剧高度评价,同时对标精品剧目,对该剧进一步精修打磨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谢葆真》这个剧本我很看好,看过首演后总体感觉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好戏。一是选材好、人物活,作为一部红色题材剧目,该剧有其独特性,以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夫人谢葆真为原型,她对杨虎城的“陪护”是本剧最大的戏剧冲突,这种陪护表现了谢葆真的强大毅力与牺牲精神;二是故事真、情感实,《谢葆真》讲得是陕西故事、中国故事,也是民族的故事。杨虎城遗体被发现时,谢葆真的骨灰盒就在身边,足见二人感情之深,该剧将杨谢二人相识相爱相知相陪的传奇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唯一性。三是舞台呈现效果出色,《谢》剧音乐非常富有感性色彩,能够恰如其分地结合剧情气氛将人物内心活动准确表达出来,另外多样的舞台呈现手法也让舞台效果更加丰富多彩,整体动作化、戏剧化、视听化的效果令人震撼。四是自有演员得以培养,京剧院使用自己的演员担纲主演,通过挑大梁的磨练,让演员脱颖而出,加强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通过本次演出,可以看到谢葆真饰演者赵雪洁,年轻、嗓子好,乃可造之材。

    ——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 王小康

        《谢葆真》是由陕西编剧创作、陕西导演创排、陕西省京剧院演员演绎的作品,这很不容易,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点。《谢》剧二度主创团队整体不错,演员也拿得下来,目前看来该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全国京剧行当里也能够站得住、放得起。这是一部比较闪亮的戏,对此要有充分的自信,所以戏不能停止,要往前走,要更出彩!

    ——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 孙豹隐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夸奖。我昨天晚上看了戏,从剧场观众的反应能够清楚看到,《谢葆真》这个戏不错,作为一部红色题材剧目,浓缩了从27年至47年二十年的时间重点表现了谢葆真的后半生。谢葆真这一形象重点在于“陪伴”两个字,剧中一句台词“爱他就要给他生孩子,直到不能生为止”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另外还有比较好的一点是,谢葆真饰演者赵雪洁的气质形象与历史原型也较为贴近。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导演 贺林

        从现状和定位来讲,我觉得《谢葆真》一部非常成功的戏,而且有进一步做好的基础。首先题材抓得好,人物塑造相当成功,同时主题表现比较到位,戏内涉及到的几对矛盾冲突因素的处理是比较允当的,比如爱情和亲情的冲突,个人利益和家国情怀的冲突。另外,本剧很多元素都体现了地方特色,符合目前戏曲发展的潮流,不仅讲述的是陕西故事,音乐也富有陕西特色,可以再进一步强化陕西特征。

    ——西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 杨立川

        我很喜欢这部戏,它以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为时代背景,不写“张 杨”,而是描写了一个非主要人物谢葆真,她并不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英豪,她就是杨虎城的贤内助,她对杨虎城从一见钟情到生死相依,她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部戏没有刻意拔高,而是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怀、有灵魂的谢葆真,这是该剧的独特之处。

    ——西安儿童艺术剧院原副院长 朱玉珑

        《谢葆真》是一个具有唯一性,而且很值得写的陕西题材故事。陕西省京剧院将其推上艺术舞台,二度创作是很成功的,特别是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创作和极具视觉效果的舞美设计,引人入胜,能够让观众迅速进入剧情而沉浸其中,具有较强的抒情意味。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雒社扬

        看了《谢葆真》后我觉得出乎意料的好。首先,谢葆真的形象塑造很成功,结合其政治现实处境将人物个性处理得很恰当,在红色题材中对人物的个性化塑造难得达到这样好的程度。其次,这部戏的历史氛围把握地非常好,再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历史情境,戏中人物活灵活现仿佛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放足”、“打麻将”两场戏通过生动有趣的戏剧冲突增强了戏剧的丰富性、多样性,增添了时代风味与戏剧张力。另外,《谢》剧唱段也非常精彩——“你是河边的树,我是树上的鸢”“树不离鸢,鸢不离树”,通过比拟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了谢杨二人的真情。我认为这部戏好好打磨拥有能够走向全国的强大基础与坚实条件,我也对《谢》剧团队充满信心,对未来更好的作品充满期待。

    ——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仵埂

        首先祝贺陕西省京剧院又有一台好戏,在京剧院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出戏能让观众感动落泪,演出完戏散人不散,这是很不容易的,《谢葆真》做到了。这部戏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它的独特性,一是题材的独特性,具有强烈的陕西地域特色;二是人物塑造的独特性,谢葆真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特定人物,人物形象接地气,情感饱满真挚,并不是一个符号化的英模人物;三是舞台表现的独特性,综合运用正侧面表现手法,灵活转换剧情角度,很好地展现了时代背景;四是艺术呈现的独特性,京剧韵味和陕西民歌创新融合,令人耳目一新。

    ——陕西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 丁科民

        我看完《谢葆真》这个戏印象很深刻,这部剧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美学价值,同时也是创作发挥难度极大的一个题材。主人公谢葆真是杨虎城的夫人,是地下党员,是勇于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独立的新女性,她身上既有可歌可泣的壮举,又有引人唏嘘的经历,这样的人物是完全值得在戏剧舞台上展现的,再者该角色的丰富性、独特性,也使其具备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艺术形象的潜在优势。该剧创排的难度在于找到在尊重史实和尊重艺术规律之间,在事件呈现的历史真实和艺术创作的人性之间,在人物塑造的立体感、丰富性和必须规避潜在的风险之间一个恰当的契合点。从最终呈现来看,《谢》剧主创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给这个特定题材、特定人物找到了一个比较恰当的表现路径,使主人公形象既是符合史实的,也是有血有肉的。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穆海亮

        我在看过这部戏后觉得《谢葆真》的成功之处在于找到了三个契合点。一是题材和创排技法的契合点,二是规矩与艺术发挥的契合点;三是出人出戏的契合点。《谢》剧以火热的现实生活、本地的革命历史为创作题材,结合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技法进行创排表现,服装造型、演员表现均贴合人物角色,作曲配器、舞美灯光均符合剧目基调。同时,本次演出新秀新苗尽展风采,也展现出陕西省京剧院后继有人,京剧人才生生不息的可喜局面。

    ——2018年中国戏曲大会总冠军 李想

        《谢》剧艺术顾问胡安忍在会上表示: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谢葆真》这部作品提出的专业剖析与指导,诸多建设性的意见我个人也深受启发。接下来,我们将以打造艺术精品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打磨《谢葆真》这部作品。

        陕西省京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谢》剧出品人白云生表示:十分感谢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未来我们将汲取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意见,对这部剧进行深入的精修打磨,使之主题更聚焦、情节更紧凑、人物形象更突出,让《谢葆真》真正成为一部能够立得住、站得稳、留得下的京剧作品。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剧目
 
陕西京剧院现代京剧《谢葆真》研讨
成都京剧研究院携手简阳新编京剧《
济南京剧院新编小戏《账本》《起风
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秋瑾》第三轮演
史依弘主演京剧《新龙门客栈》点燃
国家京剧院《五女拜寿》梅兰芳大剧
南京京剧团与李卓群工作室共同出品
何梓硕专场《万里封侯》 “希望之
陕西京剧院《谢葆真》西安人民剧院
 
  热门文章
 
济南京剧院新编小戏《账本》《起风
浙江京剧团《渡江侦察记》移师新昌
浙江京剧《战士》紧锣密鼓地排练中
天津青年京剧团新排《牡丹巧戏仙》
济南京剧院《邓恩铭》先锋剧场演出
浙江京剧团《渡江侦察记》宁波新昌
风雷京剧团新编《五丑四美图》首演
泰州原创京剧《梅兰芳·蓄须记》中
长荣京剧院《鹤舞云天》淮安大剧院
浙江京剧团《王者俄狄》热演深圳文
《虹桥赠珠》
浙江京剧团《渡江侦察记》萧山大剧
《一捧雪》
江西京剧院原创《碧血慈云》党校演
《将相和》
《甘露寺》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不锈钢花箱下载tp钱包imtoken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