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探班国家京剧院《五女拜寿》排练​
国粹京剧   2022-08-22 09:52:41 作者:苏丽萍 来源:中国国家京剧院 文字大小:[][][]

展示国家京剧院的青春力量——探班京剧《五女拜寿》排练

        五个女儿携女婿前来拜寿,十位新人台上站,满目花团锦簇、青春亮丽,不同行当、流派尽展风采——近日,记者走进国家京剧院畅和园剧场,探班新戏《五女拜寿》排练,开场即感觉让人眼前一亮,进而觉得真是好看、好听,不由得对该剧的演出充满期待。

京剧《五女拜寿》排练照

    移植地方戏是国京的传统

        《五女拜寿》原是越剧,是著名编剧顾锡东的代表作,1982年由嘉兴地区青年越剧团首演,1983年作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立团之作,一经演出便一炮打响,成就了一个名团,也造就了一批名角。次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摄成戏曲艺术片,获评第五届全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该剧问世以来,成为各地越剧团的常演剧目,也被全国多个剧种改编移植。40年来,凭借接地气的情节和表演,这部作品仍是浙江地区点名演出的头牌戏。

        今年适逢越剧《五女拜寿》首演40周年,为了将这部家喻户晓的作品打造成新的时代经典,国家京剧院特别邀请了著名导演杨小青执导该剧。演员阵容清新靓丽,由剧院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担纲主演,将于8月25日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

京剧《五女拜寿》排练照,田磊扮演杨继康(中)

        “移植改编地方戏的优秀之作是国家京剧院的传统,而且是经过历史和时间检验的成功创作经验”,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细数起国京成功的移植改编作品:《杨门女将》改编自扬剧的《百岁挂帅》,《红灯记》改编自沪剧《自有后来人》,《春草闯堂》改编自同名莆仙戏,《穆桂英挂帅》改编自同名豫剧。“地方戏经过京剧的移植,扩大了原剧的影响力和表现力,因为京剧艺术是集大成者。而我们也丰富了剧目库,这是一种双赢的创作。”

    京剧的文化积淀深厚

        记者看到,移植改编后的越剧《五女拜寿》,节奏明快,人物鲜活,尤其是五个女儿的表现突出,丝毫不逊于越剧。

        联排结束后,著名导演杨小青走上前点评说:“京剧本身的积淀和基因大气,所有的人物,被你们一演,给我强烈的感觉是每个人物的精神、骨气非常鲜明。”

        曾执导过越剧《西厢记》《陆游与唐琬》、昆曲《少年游》《林徽因》、绍剧《大禹治水》、京剧《生活秀》《将军道》等多部获奖之作的杨小青,2016年曾执导国家京剧院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排现代京剧《党的女儿》。此次二度携手,表示要在保持越剧原有生动鲜活的舞台呈现的基础上尊重京剧的高度假定性、程式性,表演上努力做到程式为人物所用,审美上努力实践传统与时尚的融合,共同将越剧经典再现京剧舞台。

        “这个戏由国京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正贵任剧本整理,他做了很多工作,除了把唱词改为适宜京剧的声腔、辙口、韵脚之外,还有文学上的提升”,杨小青说,这个本子故事性强,但尚有可挖掘、提升的空间,比如对杨夫人这个人物的改变多着了些笔墨;杨继康原想平平安安告老还乡,但政治风波下灾难降临到他头上,最后他得到锤炼,意识到躲不开,还不如堂堂正正地斗争,所以这个人物也有提升,他的人格魅力也更强了。


吕耀瑶扮演大女儿,胡滨扮演大女婿


郭霄扮演三春,杜喆扮演邹应龙

    国京年轻演员全梁上坝展风采

        国家京剧院院长王勇谈到移植改编《五女拜寿》的初衷时,强调两点,一是展示国京年轻演员的风采,二是倡导创作的“三并举”。

        “这个戏是个群戏,当年越剧推出一批人才,现在国家京剧院年轻人居多,35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占比54%,我们有一批优秀的年轻演员,但是没有领军人物,没有在社会上有影响力、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要给他们打出知名度。”

杨小青导演给扮演翠云的张佳春(右)和扮演邹士龙的李博(右)说戏

        谈到剧中的演员选择,王勇强调是根据人物性格来选择演员,当然也注意到了行当和流派的搭配,比如出演杨继康、邹应龙、陈松年的分别是文武老生田磊、杜喆和花脸王越,他们都是国京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在观众中影响大。剧中大女儿杨元芳,忍辱负重,有孝心,但被丈夫欺压,由程派演员吕耀瑶出演,她是亮嗓,唱做俱佳;大女婿奸诈阴险,由花脸演员胡滨出演;二女儿杨双桃泼辣、跋扈,由尚(小云)派的查思娜出演,剧中撒泼时耍水袖十分精彩;二女婿是奸商,由丑角演员金星出演;隐忍、善良的三女儿三春由大青衣郭霄出演,刘琪、姜美伊分饰四女儿和五女儿;四女婿由叶派小生张兵出演;五女婿由武生朱凌宇饰演,他武功好,而且有嗓子;荀派花旦张佳春、李晨分饰翠云和夏莲;余(叔岩)派老生李博饰邹士龙。

        “这次打破演出团界限,剧院年轻演员全梁上坝,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国京展示的青春力量”,王勇说,国京的“百日集训”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肯定,因为内容丰富。既有经典保留剧目的复排、传承,还包括创排新戏,6位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演出了13个专场,青年拔尖人才演出了30个专场,深受观众欢迎。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剧目
 
探班国家京剧院《五女拜寿》排练​
烟台京剧《戚继光》巡演最后一站辽
黑龙江京剧院《冰道》建组会
浙江京昆中心和阿克苏合创京剧《班
海阳市京剧团《雷乡母亲》巡演发城
龙华青年京剧院《哪吒闹海新传》上
国家京剧院《风华正茂》打磨提升进
国家京剧院《五女拜寿》排练纪实​
武汉京剧院《一丈青》试水沉浸式小
 
  热门文章
 
浙江京剧团《渡江侦察记》移师新昌
浙江京剧《战士》紧锣密鼓地排练中
天津青年京剧团新排《牡丹巧戏仙》
济南京剧院《邓恩铭》先锋剧场演出
浙江京剧团《渡江侦察记》宁波新昌
风雷京剧团新编《五丑四美图》首演
泰州原创京剧《梅兰芳·蓄须记》中
长荣京剧院《鹤舞云天》淮安大剧院
《虹桥赠珠》
江西京剧院原创《碧血慈云》党校演
《一捧雪》
浙江京剧团《王者俄狄》热演深圳文
浙江京剧团《渡江侦察记》萧山大剧
《甘露寺》
《将相和》
《穆桂英挂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 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不锈钢花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