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京剧院联合国家京剧院共同创排《张謇》首演
国粹京剧   2022-06-08 10:30:06 作者: 来源:江苏省演艺集团 文字大小:[][][]
原创京剧《张謇》即将首演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演艺集团、国家京剧院共同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联合国家京剧院共同创排的大型原创京剧《张謇》将于6月8日首演。该剧以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生平事迹作为创作蓝本,描摹张謇敢为人先、实干兴邦的开拓精神和使命担当。

        演出前夕,记者采访了该剧主创,导演李杰详细讲述了京剧《张謇》的创作理念:

“这是一出励志戏”

        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改革家。在近代历史人物中,张謇的命运有着非常强的传奇性。因为他生活在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最屈辱、最惨烈的时代。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清政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清王朝风雨飘摇,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面对几千年未有之变局,所有的人都在选择着自己的道路、自己的人生,张謇也不例外,本剧就在此背景下展开这个人物的故事。

        甲午战争直接促成张謇思想的飞跃,他痛定思痛,谋求出路,在以后的20多年里,以自己特有的思路观察中国现状,以自己特有的脚步走兴办教育、开办实业之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京剧《张謇》全方位介绍了在极端残酷的历史背景下,张謇如何走上实业救国、实干兴邦的路。在这条路上,他遭遇了哪些挫折,经历了哪些磨难,经受了哪些考验。全剧对这一传奇人物进行了全方位表达和艺术化展示。谋生之路、谋业之路、报国之路、爱民之路,是本剧的核心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称这出戏是一出励志戏。


“他以一己之力打造着理想的乌托邦!”

        这部戏没有简单讲述张謇的艰难创业故事,而是意在深度开掘和张扬“状元实业家”张謇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张謇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我不是大清的私臣,而是中华的人民!”在所谓的君王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历史时期,张謇有着清醒的独立意识和自我定位,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坦荡胸怀和责任担当!

        在晚清体制腐败、官员臃肿的恶劣历史环境中,张謇没有“躺平”,更没有萎靡不振、自怨自艾,而是努力地寻找一条救国救民、奋发图强、实业兴邦的途径。在不断了解张謇、深入解读和认识他的过程中,张謇这份独立、自尊、自立自强,更是深深触动了我。

        当张謇在实业救国之路上披荆斩棘奋力前行并取得了一些成功之后,他没有奢靡铺张,而是以企业家之力,办社会化之事,将积累的财富用于教育、民生,让老百姓过得更好。他在以一己之力打造着理想的乌托邦。与其他封建士大夫出身的人物相比,张謇显得十分另类。

        屈辱中自强、艰难中创业,创一城之富、保一方生民。张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得不说是历史洪流中的一股清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通博物苑时指出,张謇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楷模。


“突出传奇性,遵循传统京剧的古典范式”

        京剧之前,曾有话剧、电视剧、电影等艺术形式演绎过张謇,不同艺术形式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京剧《张謇》选择突出人物命运的传奇性。

        众所周知,戏曲就是无奇不传。“状元经商”在重仕途轻商贾的封建社会本就是一件奇事,而这样的传奇性,为该剧最大限度贴近京剧表演艺术传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将京剧《张謇》界定为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正剧,是基于历史真实基础上的开掘和编创。

        那么,一部新编戏如何真正深入人心、好看又叫座呢?京剧《张謇》希望做到寓教于乐,把“可看性”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提到所有创作人员的议事日程上,而非仅仅依托于用厚重的思想或者深沉的主题开掘来吸引观众。因此,从剧本、声腔创作,到舞台表演,以及台上的场面调度、画面铺排,都遵循着传统京剧的古典范式。我们以京剧表演艺术传统的“四功五法”为角色塑造的轴心,统领全剧二度创作,通过对传统技法的守正创新、行当语汇的合理运用,努力开掘出新剧目中传统京剧艺术的精气神,创作出富有古典韵味、兼具现代气质的现代京剧新剧目。

        新形象、老韵味,新人物、老腔调,这是京剧《张謇》的一个基本追求,我们想最大限度地呈现给观众一部好看、好听的戏。希望观众能在饶有兴趣地欣赏京剧唱腔、表演之美的过程中,感受到张謇的生命之不易和那份倔强与坚守。

主创阵容

张謇由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文武老生杜喆饰演。

张謇的B档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谭派老生张智博饰演;

徐蒨宜(张謇之妻)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青衣高飞饰演;

杜元香(张府佣人,原为通州织户)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老旦董源饰演;

张之洞(时任两江总督,大力支持张謇兴办实业)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花脸张少良饰演;

孙劲夫(张謇至交,通州布商)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老生万鹏飞饰演;
汪树堂(通州知府)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优秀青年丑行演员王东饰演;
吴信墉(富商巨贾,洋行买办)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架子花脸黄金朝饰演。

        京剧《张謇》以张謇生平事迹为创作蓝本,讲述了清末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时新科状元张謇居故里通州(今南通)为父丁忧。为开辟兴邦救国之路,张謇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毅然弃仕途而从商,在家乡筹办纱厂,提出了“父教育、母实业,以实养教、以教哺实”的兴邦理念,排除万难终于走上了教育、民生、谋一方福祉的自立自强之路……

        来听听主演们如何诠释各自的角色。

    杜喆:角色富有挑战,唱腔精准动听

        张謇是我国清末时期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也是位伟大的开拓者,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我翻阅了许多资料,搜集了很多素材,越是了解他,我就愈加敬佩他。

        张謇首次出现在京剧舞台,扮演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挑战很大。首先,这部戏的年代是近代晚清时期,演员们穿着清代服装,传统京剧中老生行当的髯口、水袖、厚底靴都没有了,这些都是表演的辅助道具,可以帮助演员把人物的心情和情绪外化,让观众看得更清晰,表演起来也很有观赏性。在京剧《张謇》中,如何把程式化的动作、步伐揉入其中,做得自然不造作,还要让观众觉得好看,演员的身段设计就是一个难点,具有很大挑战。

        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念白。俗话说“千斤话白四两唱”,除了唱腔之外,念白是贯穿全剧所有人物之间交流对戏必不可少的一个形式。近代人物怎样用京白或韵白说出各自的台词,让大家觉得自然、能够接受,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挑战。这时我们的处理就是,把传统拖腔拖调更具韵律的念白,转化为节奏较快、更加口语化的方式念出来,弱化一些韵律,使得念白更加生活化,朗朗上口,观众一听就懂。

        京剧《张謇》的唱腔设计可谓是精准、丰富、动听。在剧本设定之初,唱腔就遵循一个原则:一定是在人物情绪到达某个位置,必须要唱的时候才唱,不会为唱而唱设计大段唱腔,这样反而会使观众审美疲劳。另外,这部戏行当齐全,唱腔丰富,生旦净丑每个行当都有代表行当特色的一段唱腔,比如第一场,丑角演员扮演的反面角色县令汪树堂,他就会有一段非常诙谐、流畅的唱段,音乐旋律也跟着带有一些幽默搞笑,观众听着轻松有趣,全剧像这样的精彩唱段不在少见,亮点很多。

    高飞:徐蒨宜是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性

        张謇的夫人徐蒨宜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性,一直默默站在张謇身后,操持家务,供养公婆。在那个年代,张謇中了状元就是整个家族的荣耀,她也一直以张謇为荣。那么当皇上召张謇回京上任时,徐蒨宜起初非常希望丈夫能回去职场,在朝堂之上继续他的政治生涯。但是作为一个妻子,一个当家主母,她也尽职尽责地去辅佐自己的丈夫,在张謇走上实业之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典当自己的嫁妆,倾尽所有去帮助张謇渡过难关。所以说她算是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性。

        非常难得也非常幸运,能和国家京剧院知名老生演员杜喆老师合作搭戏,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会不断揣摩对方在表演上的习惯和特色,也会随时就剧中人物的情绪体会、身段表演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一个多月的磨合,我很期待在即将到来的演出中和杜喆老师配合默契、擦出一些火花,同时也使自身的表演得到提升。


    董源:杜妈戏份虽少但不可或缺

        在京剧《张謇》中,我扮演杜妈(杜元香),她原本是纺织大户出身,后被县官汪树堂所害,自家的作坊倒闭,被张謇所救,因此留在张家帮佣。这个角色在整个剧中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却是个必不可少的人物。在张謇创办纱厂最困难最需窘迫的时候,正因为杜妈曾经开过纺织作坊,有这方面的人脉和经验,在她的帮助下,他们向村里的纺织农户挨家挨户借棉花,以棉入股,才盘活了张謇的纱厂,度过难关。所以说,这个人物虽小,发挥的作用却很大,在剧中不可缺少。

        杜妈以老旦应工,导演给她的定位是50岁左右,因此不能像传统戏中的老旦那样拄着拐棍上台,那样显得太老了。我认为,在新编现代戏中,对于老年女性的表演,可以不拘泥于传统老旦的程式化动作,只要是适合剧中人物的,可以有所创造和发挥。因此我设计了一些大青衣的身段动作,在向农户借棉行路的那一段表演中,我运用了一些步伐、圆场,还有斗篷、雨伞等道具,来体现行路过程中的急切、奔忙。

    张智博:向传统戏找灵感,给现代戏加点“玩意儿”

        作为该剧B组主演,扮演张謇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最大挑战就是年龄问题。我们和张謇生活的年代相去甚远,他生活在一百多年前晚清时期,国家衰败,外敌入侵,甲午惨败,割地赔款。而我们“90后”生在新中国,长在阳光下花园里,没有那种国之将破的体验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跨越年代跨越年龄,演出人物的感觉,怎么演能让观众觉得你很像,怎么演才能感动观众,这是目前我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的办法是向传统戏找灵感,比如说剧中张謇有一段大段的念白,这时我联想到群英会中鲁肃的一段念白是用贯口形式表现出来的,那么完全可以借鉴,再加上节奏上的控制,有快有慢,有锣鼓缓冲,这样念出来就富于变化,不那么呆板了。套用老先生们常说的话,就是给这里面加点“玩意儿”,观众看戏,就是来看台上演员的“玩意儿”。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剧目
 
江苏京剧院联合国家京剧院共同创排
南京京剧团《梅园往事》第二轮巡演
武汉京剧院《母亲》天一戏院上演多
聊城市京剧院新排《心向蓝天》​
临沂现代京剧《大爱沂蒙》排练启动
江苏京剧院与国家京剧院合作《张謇
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人间四时有芙蓉
京剧《母亲》亮相“大武汉之夜”
淄博京剧院《焦裕禄》上演海口
 
  热门文章
 
浙江京剧《战士》紧锣密鼓地排练中
浙江京剧团《渡江侦察记》移师新昌
济南京剧院《邓恩铭》先锋剧场演出
天津青年京剧团新排《牡丹巧戏仙》
风雷京剧团新编《五丑四美图》首演
泰州原创京剧《梅兰芳·蓄须记》中
浙江京剧团《渡江侦察记》宁波新昌
长荣京剧院《鹤舞云天》淮安大剧院
《虹桥赠珠》
江西京剧院原创《碧血慈云》党校演
《一捧雪》
浙江京剧团《渡江侦察记》萧山大剧
浙江京剧团《王者俄狄》热演深圳文
《甘露寺》
《将相和》
《穆桂英挂帅》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1

友情链接:imtoken模板网站森格物园林景观占星入门知识imtoken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