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京剧《大宅门》阔别四年回归​上海舞台
国粹京剧   2021-11-03 09:41:02 作者:邱俪华 来源:新闻晨报 文字大小:[][][]
阔别上海舞台四年 京剧《大宅门》重磅回归

        “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乱世风云乱世魂……”2001年,由郭宝昌导演执导,斯琴高娃、陈宝国、刘佩琦、蒋雯丽等一批老戏骨主演的电视剧《大宅门》热播,成为当年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2017年10月,京剧《大宅门》应邀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并成功入选“2018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原作编剧、导演郭宝昌和80后优秀青年戏曲编导李卓群携手共同完成了对十多年前的国民大IP《大宅门》的一次京剧化重塑,这样一种跨界的改编出自历来以恪守传统的谨严而著称的北京京剧院,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意外。

        11月3日,阔别上海舞台四年的京剧《大宅门》重磅回归,这部凝结着郭宝昌导演七十年京剧情缘、集结京剧界老中青三代优秀创作者的优秀新编剧目将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上与观众们见面。气势恢弘的家族画卷,荡气回肠的名门风情,以京腔京韵的方式,再续波澜壮阔的家国离恨、儿女情长。


    国剧经典IP京剧重现

        京剧版《大宅门》截取了同名电视连续剧1906年前后的时间段,白家内忧外患,讲述了济南府花魁杨九红因缘结识京城百草厅少爷白景琦,一见钟情而自赎跟随,虽直面不公,终难进大宅门的人生惨遇。

        戏曲改编经典电视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原版电视剧中已有的大量京剧元素,为京剧版的重塑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原作宏大的故事结构和叙述方式显然无法简单照搬复刻在一晚上两三个小时的戏曲演出中。70多集的电视剧如何浓缩在京剧舞台上的几个小时中,编剧的取舍与切入角度尤为关键。

        在经历初稿及郭宝昌的启发之下,李卓群决定京剧版《大宅门》以杨九红,这个一辈子没能踏进大宅门,却始终与之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女人的视角讲述大宅门的故事。这段从白景琦与杨九红在济南畅春园相遇相爱,到杨九红因出身难进宅门,被迫与爱人骨肉分离的剧情也是原作中最具戏剧张力的内容之一,如此新颖的角度很快便得到了郭宝昌的首肯。

        “以杨九红这样一个出身与白景琦不相称的女子视点出发,也是看中了其无限接近大宅门,但没有走进大宅门,最终没有被大宅门正式接纳的特殊性,在她眼里大宅门是另一片天。”

        白家大宅门,一个与社会相交、以家庭为单位的生存实体,剧中白景琦、杨九红、白文氏的形象相辅相生,相克相承。全剧流转于济南畅春园、穿城街巷、提督府私牢、京城白府、前门胡同、火车站等场景,四场戏贯穿情感上的四季况味,白景琦与杨九红一见钟情的缱绻春意,监牢中赎身成亲的夏夜炽火,大宅门中语似霜剑的秋雨透骨,追逐逃跑途中的冬雪苍茫。一如豪门深似海,万般恩怨几家愁,最后戏曲舞台上较为少见的开放式结尾打开了时代的年轮,往事沉浮于百年的意境浓烈炽艳。


    “新浪潮京戏”的传袭与叛逆

        秉承着传统与创新兼收并蓄的理念,京剧《大宅门》从舞美、音乐、唱腔、服装等方面都特立独行有别于传统戏剧模式。整场戏在尽可能多地展现京剧传统表演技法外,还巧妙借用了许多其他艺术样式的呈现方式,如剧中的音乐结合了电视剧原声旋律和京剧传统唱腔板式,而人物造型则结合了传统京剧服饰形制、清末服饰元素和当代审美潮流;剧本唱词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编创,不刻意雕琢词句,从而做到“俗中见雅,雅俗共赏”;“歌舞演故事”的戏曲美学原则也贯穿全剧,在李卓群看来,“戏曲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其艺术方式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有几分相似,大多故事简单,但情节和人物十分饱满,在恰当处会以歌舞作为填充”。

        “戏曲想要把握市场、做出符合观众审美和口味的好戏,应该与现代意识接轨,并从立意上进行创新。”在京剧《大宅门》中,更使用了戏曲舞台上较为少见的开放式结尾,可谓与时俱进,将现代意识注入了京剧表演。这一切都让京剧《大宅门》首演即好评如潮,引发业内外热议不息,刷新近年来新编戏曲首演票房纪录。

        “奇缘其非无根据,痴心枉自化泪痕,一遇铁骨全不悔,辗转朱门与风尘……”

        好妹妹乐队为京剧《大宅门》创作的推广戏歌《人间难得有情人》早已火遍大江南北。这部颠覆电视剧版男性语境,以“江湖”对峙“庙堂”,凭“深情”挑战“规矩”,通过运用现代表达方式对传统戏曲美学重新解读的京剧《大宅门》正是当之无愧的“对得起祖师爷、赶得上潮流、经得住票房”的“新浪潮京戏”。

    郭宝昌:“演给年轻人看的戏”

         “京剧只有和年轻人接轨,才会进步。”郭宝昌一直希望用年轻人的新思路去改造京剧。2013年,出自现就职于北京京剧院的李卓群之手的小剧场京剧《惜·姣》首演,一夜爆红,成为“现象级”作品。随后她凭借包括《惜·姣》在内的多部小剧场京剧,如《碾玉观音》《春日宴》《好汉武松》《人面桃花》等佳作,在业界崭露头角。

        《惜·姣》的出现让郭宝昌等到了“圆梦人”,他曾说,“本子(《惜·姣》)写得太好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颠覆了传统。京剧需要的是时代价值观的注入,要赶得上时代!”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老一青因戏结缘,李卓群与郭宝昌有着同样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创新和继承是不可割裂的,反而在有很好的传承之后,才能有更好的创新。简单说,“做传统文化,得比传统文化更传统;做创新,要比时尚人群更时尚”。

        诚如李卓群所言,“我认为年轻的新时代创作者应该以青年人的视角和姿态,将老幼皆宜的戏曲演绎给各个年龄的观众,绝不能脸谱化和单一化。”京剧《大宅门》的创作班子除导演郭宝昌、服装造型设计蓝玲、作曲朱绍玉以外,绝大多数都是“80后”年轻人。

        两年匠心筹备,集结京剧界老中青三代顶尖创作者,京城一流好角儿云集于此,足以见得近年来,作为国内规模最大、艺术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北京京剧院在立足传统的同时,始终坚持不断创作新剧目,推出既不脱离京剧本体又有当代意识的新编剧目的“路线”相当成功。

        此前的演出过后,在收获诸多赞誉的同时,制片人也曾粗略统计,观众中年轻人所占的比重高达75%,正如年逾八十的郭老希望的一样,这是一出“演给年轻人看的戏”。京剧《大宅门》在创新表演方式的同时,既回应年轻观众的需求,也为京剧艺术传承增添新动力。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全站搜索
 


 
  京剧剧目
 
湖北京剧院《连心带》“绽放”深圳
江西京剧团《望红关》《碧血慈云》
京剧《大宅门》阔别四年回归​上海
贵州京剧《锦绣女儿》武汉亮相
重庆京剧院《双枪惠娘》亮相第十七
湖南京剧传承中心《向警予》共赏“
中国戏曲学院《秋瑾》二轮演出
京剧《新龙门客栈》惊艳江城
淄博京剧院《焦裕禄》巡演到黄冈
 
  热门文章
 
浙江京剧《战士》紧锣密鼓地排练中
济南京剧院《邓恩铭》先锋剧场演出
天津青年京剧团新排《牡丹巧戏仙》
风雷京剧团新编《五丑四美图》首演
泰州原创京剧《梅兰芳·蓄须记》中
长荣京剧院《鹤舞云天》淮安大剧院
《虹桥赠珠》
江西京剧院原创《碧血慈云》党校演
浙江京剧团《王者俄狄》热演深圳文
《一捧雪》
《甘露寺》
《将相和》
《穆桂英挂帅》
浙江京剧团《渡江侦察记》宁波新昌
黑龙江京剧院上演《奇女无容》
《白蛇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本站动态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国粹京剧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13564号

友情链接:模板网站花箱护栏网森格物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