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爱好者正在练习。
每隔几天,送仙桥社区活动室里就会咿咿呀呀飘出一段段京戏,引得路过居民驻足倾听。住在附近的居民都知道,这是送仙桥社区京剧队的票友们在这里唱念做打,切磋京剧技艺。京剧队的成员,大都是退了休的老年人,其中不乏年过九旬的票友。别看是业余队伍,唱起戏来都很有范,甚至有6旬票友自学“踩跷”绝技,舞动“东方芭蕾”。
业余爱好有好几个九旬票友
4月3日是社区京剧队的活动日,上午9点半,社区活动室里就来了好几位票友。80岁的肖扶邦拉起胡琴,一旁的王世法拉上队友来了一段对唱,开始了这一天的练习。
“我可是这个京剧队里的年轻人了。”一段唱完,王世法和记者聊起来,他说,送仙桥社区京剧队的成员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唱戏的都晓得,唱戏不会老。”王世法笑着说,队里还有93岁的老旦、90岁的琴师,“每次活动,就见他背着琴就来了,拐杖都没拄过,精神得不得了。”
这些票友大多是“半路出家”,凭着一腔热情学习唱戏。王世法说,一周7天,他们几乎天天有活动,“哪天没活动,心里空落落的。”自备乐器,互相切磋,大家都说,唱京剧不仅弘扬国粹,也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快乐。
自学京剧为练踩跷脚趾长茧
虽说大多是业余爱好,但社区京剧队的票友们对自己的要求颇为严格,唱念做打均是有板有眼。今年60多岁的宋陞荣还有个绝活,就是踩跷。
宋陞荣从小在歌舞团长大,上世纪七十年代,她在沿海地区唱了十几年歌。后来退休回到成都,学过舞蹈的她开始教老年人跳舞。“接触戏剧还是这几年的事。”宋陞荣说,她偶然认识了几位爱好京剧的朋友,在大家的鼓励下,她开始学唱京戏、川戏等戏曲,“刚开始是看到别人唱戏好玩,没想到一学就成了戏曲迷。”
学会了唱戏,宋陞荣并不满足,她开始学踩跷。“踩跷是川剧的传统绝活之一。演员将双足穿入特制的鞋中,表演旧时女性的‘三寸金莲’,这个技艺被誉为‘东方芭蕾舞’。”说起踩跷,宋陞荣神采飞扬,现在她常常带着绝技到处表演,还得过不少荣誉。不过,为了练踩跷,她的脚上长了厚厚的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