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场青衣复赛之后,27岁的窦晓璇拔得头筹,且青衣榜的状元与探花都被梅派传人占据。看着进入决赛的选手名单,一边感慨四大名旦为代表的京剧艺术跨越了时空,魅力永葆,一边为国粹京剧能薪火相传、越传越兴旺感到无比高兴。
胭脂桃颊两梅花
23日青衣第五场比赛,贡献了排行榜的状元和探花。第一个出场的高红梅,大胆地上演了舞台上很少见的《虹霓关》。此戏为梅大师的杰作,曾被前苏联名导爱森斯坦拍成电影。后来因剧情不适合时代渐渐销声匿迹。高一出场,就很吸引眼球,一句称赞王伯当好相貌的“潘安戎装”唱得婉转旖旎,特别符合东方氏芳心涌动的情绪。东方与王伯当对花枪时,小高良好的刀马旦功底展露无遗。初听高红梅的演唱还不觉得好,越听越觉得挂味、地道。
继红梅之后,北京的窦晓璇又将青衣赛的水准推升到新高度。先说扮相,着素白衣的白素贞如扶风弱柳般来到断桥,未开言,便有浓烈的少妇气质。一看就觉得像白娘子。待到白娘子历数往事,向许仙吐露心迹,唱到哭头“狠心的许郎啊”已是情难忍、泪盈眶。小窦此时把一位孕妇的衰弱和对丈夫的埋怨都融入唱腔中,声音轻而准、细而柔,百转千回,将人气全引到蛇仙这一边。
难忘彩楼宝钏女
来自山西的冯祺鹏上演了正宗的王(瑶卿)派《彩楼配》,也让人拍案叫好。她的扮相非常有古典美。上彩楼时,把恋爱中的王宝钏描摹得可爱又可敬。特别是王派的孔雀步——迈台步时脚底压着,一步一步地交叉着往前走,好像孔雀开屏走路一般。小冯走得美而稳,大方得体。
抖丝缰来了双阳
青衣组第六场的亮点来自天津的张蕊麟。一直感叹尚派参赛的人太少、实力也弱,小张的亮相一下子扭转了尚派不温不火的状态。张口第一句西皮导板“抖丝缰催动了桃花战马”,尚大师唱腔中特有的清脆感就来了。此后与樵夫的问答及特殊的翎子功都显示出张蕊麟是地道的尚门弟子。
看过青衣组全部的比赛后,最大的感受是,京、津、沪不愧是京剧的重镇。不仅进入复赛的演员多,而且整体质量高,拥有绝对优势。更由于青京赛被公认为是青年演员扬名立万的捷径,吸引来全国院团——22场比赛有44家院团的演员参与。很多院团几乎倾巢而出、全力以赴,比如国家京剧院的付佳演《洛神》时,团里配戏的演员接近20人。
尽管如此,比赛还是有很多遗憾,其中,如何使各流派发展平衡应该是全国京剧工作者及京剧粉丝们一起思考的问题。经过复赛比拼,九大行当里100位选手晋级。金秋9月,青京赛最激动人心的决赛又将拉开大幕,让我们一起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