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素扮相俊美。
李胜素
她扮相俊美,气质端庄大方;她音色圆润优美,表演洒脱,颇得梅派神韵;她被誉为“梅派后学者中之翘楚”,作为梅派优秀传人,她以靓丽的扮相,优美的唱腔,精彩的做舞,在京剧舞台上异常耀眼;从她身上戏迷们似乎依稀能看到梅兰芳先生当年的舞台风采。
她是当今菊苑正当盛年的名旦之一,十几年来,她与于魁智联袂成为菊坛的一对“黄金搭档”,具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很多年轻人,正是因为看了他俩的演出而喜欢上了京剧。
她大胆创新,排演了《中国贵妃》《孟丽君》《满江红》《宰相刘罗锅》等创新剧目。
她就是李胜素,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本周三上午,记者采访了这位京剧名家。
每年都会来大连
对李胜素的采访,记者是提前两天约访,但忙于排练的她一直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上午8时多,记者接到李胜素的电话时,她正在北京的首都机场。“我9点登机,现在有时间。这两天实在太忙了,一直在排练,所以今天才回电话,很抱歉啊。”电话那头的李胜素,操着一口略带京味的醇厚女中音,说话温温柔柔,不紧不慢。原来,李胜素近期一直在为“香港第一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做准备。
说起7月底要来大连参加艺术节,李胜素挺高兴。“我每年都会来大连几次,和大连京剧院的院长杨赤也经常合作,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还真没有仔细在大连玩过。这次,杨赤还特意嘱咐我说,现在是大连最好的季节,一定要多留一天,去海边转转。”
一段豫剧唱入京剧门
1967年,李胜素出生于河北省柏乡县一个农民家庭。李胜素的父母虽生活在乡间,但都很喜欢戏曲,她的父亲更是一个“发烧级”的票友,经常参加当地的票友活动。或许是受环境熏陶,李胜素自小便很喜欢唱歌,而且嗓音特别清亮。她10岁那年,县豫剧团到村里招生,李胜素以出众的天赋被县豫剧团录取,从此开始戏曲生涯。1979年,李胜素应考河北省艺术学校。由于当时考的是京剧的小嗓假声,这让从未学过京剧的李胜素很是犯难。犹豫再三,她自作主张给考官们唱起了豫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选段,居然意外赢得招考老师的青睐。从此,李胜素正式步入京剧殿堂。
1986年,李胜素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省邯郸市京剧团。当时,她差点改行拍影视。“1987年,我拍了第一部电视剧,是跟唐国强一起演的《天下第一关》,程之导演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盛行武打片,我拍了一系列武侠题材的影视作品,我曾经一度想改行,但又怕改行无法面对老师。”
1987年10月,20岁的李胜素参加首届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作为唯一一个梅派花旦独树一帜,首次参赛就获得优秀表演奖,也是这次获奖引起了梅葆玖先生的关注,也坚定了李胜素为京剧留下的决心。
拜师梅葆玖
1995年6月,李胜素在京举办了专场演出,以《游园惊梦》、《廉锦枫》、《红线盗盒》、《孟丽君》四出折子戏角逐到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也正式成为梅葆玖先生的弟子。自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为师后,李胜素的演艺水平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她先后跟梅葆玖学习了《凤还巢》、《穆桂英挂帅》、《宇宙锋》、《贵妃醉酒》、《野猪林》等经典剧目。李胜素说,梅先生教戏以认真细致闻名,对每个细节都抠得很细。像《宇宙锋》、《生死恨》等剧目,他都是手把手地教她。当年曾为梅兰芳先生操琴的姜凤山,也亲自给李胜素传授梅兰芳当年演出的一些经验。
1998年,李胜素走进中国戏曲学院攻读研究生。2001年,李胜素以一篇《论梅派艺术在21世纪之实践》结束了自己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她在毕业论文中写下了自己的思考:梅派的主要特点就是在于其使生活的真与艺术的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形象上就和他的表演艺术一样,“运密人疏,寓浓于淡”。要善于运用唱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神采丰韵,唱腔被人物的思想感情所“化”了,使人在芳香清澈中陶醉不觉。
这些年,作为公认的梅派艺术最具光彩的继承者,李胜素总是以光彩照人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但光环之下,却是她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一年365天,我和于魁智几乎没有一天休息的。每年春节到3月份除了参加全国两会,就是参加各种团拜活动;全国两会结束后,我俩又开始投入排练和演出,这之后到春节前的时间里,两人基本上不在排练厅就在去演出的路上。所以,大家或是名家都是苦出来的。”李胜素总结说。
笑谈“铁三角”
李胜素和于魁智被誉为“京剧界第一黄金搭档”。1998年,在研究生班学习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胜素正式跟于魁智搭档,合作《野猪林》。从此一发不可收,基本上只要是老生和旦角的“对儿戏”都是他们俩合作,从传统经典戏《红鬃烈马》、《满江红》、《四郎探母》到新编创作的《大唐贵妃》、《梅兰芳》、《赤壁》等一大批剧目,被喻为“黄金搭档”,是菊坛无人可及的生旦组合。看于魁智、李胜素同台演出,常能使人想起当年的李少春、杜近芳。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看了他俩的表演,从而喜欢上了京剧。
采访时,提起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电话那头的李胜素笑着说:“这几年,我们合作也很多,大家都称我们仨是‘铁三角’呢!”
虽是闻名遐迩的京剧名家,但生活中的李胜素却是一位不善言辞、性情随和的人。在全国各地,她有着大批的戏迷,她也很善待戏迷,有的戏迷和票友会给她发电子邮件,李胜素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回复,而且信还写得很长。说起大连的戏迷,李胜素不住夸赞,很热情,特别懂戏。“我和大连的一些票友还合作过呢!像张玫,我们就合作过《二进宫》。”
采访最后,李胜素谈起了自己的家人。至今她的父母仍在河北老家务农。“每年冬天我都会把他们接到北京来住十几天,但他们在城里住不惯,他们说住在我这里就像住监狱。”李胜素的父母也是不折不扣的票友,“我爸爸喜欢拉胡琴,我妈妈喜欢唱两句,不过他们从来没当我的面唱过,有一次我妈突然问我《霸王别姬》里的一段怎么唱来着,我跟她开玩笑说,‘你是我的第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