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旦组的比赛分两天进行,观看过12位选手的演出过程,脑海里不断重复出现一个字,那就是“美”。
汗水浇灌的美
参赛者多数选择的角色是武功高强的青年女子。身穿大靠,顶盔贯甲,一出场便气势夺人,粉面含威。人物扮相已经很美了,再配上艳丽精致的服装,舞台画面更是夺人眼目。
在“美”的背后是武旦演员付出的惊人努力。上场前一个小时,就要勒头上妆。勒头的滋味儿跟孙悟空被唐僧念紧箍咒差不多,有时会难受得头晕。
武旦亮相有劲没劲,靠的是手、眼、身、法、步统一的俏劲儿。如果没有这股子劲儿,使多大力气也看不出来。穿戴着几十斤重的行头,还得“做”出活泼劲儿,这得流多少汗水啊!
载歌载舞的美
选手中得分最高的是国家京剧院选送的潘月娇。扈三娘在她的演绎下既有不可一世的寨主气质,也有娇美可人的瞬间。整段戏表演得成熟大方。作为武旦,潘的动作舒展、稳定,功力很深。更难得的是,她的唱腔也很优美动听。一支“哎呀哎……俺可也气吞虹霓”唱得连贯自然,载歌载舞,极具舞台魅力。
比赛中,有4位演员选择了“刘金定”,这是一个以“扎靠”戏为主的强势人物。要求演员动作要大,翻身时“靠旗”扫地,还要看着帅。来自沈阳师范大学的白杨,将骑马作战大胜对手的“刘金定”演得有声有色,气场十足。她的跑圆场,腰挺得直,步子压得小,步频高,看起来很稳很美。
团队默契的美
武旦需要根据对方扔过来的枪的大、小、远、近,作出正确判断,将枪或用肩顶或用脚踢回送出去。“打出手”是群戏,讲求配合。福建京剧院的郑钰演出《虹桥赠珠》一折时,院里随行的60多人中有50多位参加了演出,最后花枪多得让人眼花缭乱,这既显示了功夫扎实,也显示出福建京剧院的团队实力。
令人稍感遗憾的是比赛中,短打武旦戏很冷门。此外,唱念俱佳、文武全才型的武旦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