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梅郎,山城君秋。三出半菊坛称骚,七十载红粉豆蔻。”2025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沈福存先生诞辰90周年。为致敬戏曲大家,传承京剧经典,10月31日和11月1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重庆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福耀菊坛·典范长存——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艺术成就展演”(重庆站)将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大剧场举行。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名家,沈福存先生的女儿沈铁梅,以及众多优秀弟子和学生,将用经典唱段重现“山城张君秋”的艺术风采,让沈氏表演艺术的精髓在故乡舞台焕发新生。
1935年,沈福存生于重庆巴南,他13岁入厉家班“福字科”学艺,历经小生、旦角、老生等多个行当磨砺,最终以旦角艺术独树一帜。从1949年第一次登台演出算起,他的艺术生命长达70余年。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首批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戏曲学院等戏曲院校特聘教授、重庆京剧院终身艺术顾问。他的代表作品《玉堂春》《王宝钏》《凤还巢》和《春秋配·捡柴》,被誉为标志性的“沈氏三出半”。第七届“中国金唱片奖”“京昆艺术终身成就奖”等荣誉更是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2021年11月11日,87岁的沈福存在重庆逝世,留给世人无尽的哀思。
今年6月,作为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旅委共同发起的“福耀菊坛·典范长存——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艺术成就学术研讨系列活动”重要单元,“福耀菊坛·典范长存——沈福存先生京剧表演艺术传承晚会”曾唱响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晚会上,沈铁梅和沈福存的多位优秀弟子、学生,以及孟广禄、张建国、迟小秋、宋小川等众多名家同台,带来《玉堂春》《凤还巢》等具有沈氏风格的经典剧目演绎。演出盛况空前,演员几次谢幕,观众仍不愿离去。
本次“福耀菊坛·典范长存——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艺术成就展演”(重庆站)分为两大专场,将全方位展现沈福存先生的艺术传承脉络——
10月31日晚将上演“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表演艺术折子戏专场”,程联群、万晓慧、李晓兰、刘铮、刘丹丹等沈门弟子,将与张军强、宋小川等名家同台,献演《奇双会》《凤还巢》《春秋配》《玉堂春》等经典折子戏。作为沈福存的大弟子,“文华奖”得主程联群表示:“师父常说‘要让这盆油燃起来’,我们唯有将每一句唱腔、每一个身段精准传递,才能不负他的教诲。”专场将集中呈现先生“活用程式与用活程式”的艺术理念,让观众感受流派传承的严谨与鲜活。
11月1日晚上演的“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表演艺术传承晚会”更是群星璀璨:先生爱女、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梅花大奖”得主沈铁梅,将联袂沈先生弟子、学生,与京剧名家张建国、胡文阁、裘芸等带来精彩演出,著名影视演员陈建斌将携手京剧名家宋小川、北京曲剧名家许娣共同担纲主持和讲述人,带来跨界碰撞。这台晚会将通过“不拘一格、兼收并蓄”“心系剧场、观众至上”等篇章,演绎《玉堂春》《春秋配》《状元媒》等沈福存代表作的经典片段。值得一提的是,沈铁梅将献唱父亲为她特意创作的《望江亭》“京川两下锅”选段,用京川融合的创新形式致敬艺术启蒙者,晚会压轴亮相的原创戏歌《梨园翘楚》将由沈先生的弟子、学生同唱,值得期待。
“这辈子,我没什么爱好,就只一件,唱戏。”沈福存先生对戏曲的执着,如今已成为其弟子、学生的艺术信条。本次纪念活动除精彩演出外,还将在重庆市川剧院同步举办沈福存先生演出活动展,通过珍贵剧照、演出剧本、获奖证书等实物与影像资料,全面回顾先生的艺术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演的两场演出均为公益场,戏票免费发放,广大戏迷可关注主办方后续发布的预约领票信息。同时,为了让更多观众感受沈氏表演艺术风采,第一眼TV将全程直播两场演出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