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渐歇,晚风送凉。9月1日晚,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街道古窑社区博爱广场灯火通明、掌声阵阵,由社区文化书院精心策划的“戏韵润民心” 纳凉京剧演出在此温情开演。这场融合传统艺术与社区温情的文化盛宴,不仅为居民们带来了清爽夏夜的别样乐趣,更让大家在丝竹管弦与婉转唱腔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展现了社区文化书院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精心筹备,让传统艺术走进社区
此次演出是书院结合夏季居民纳凉需求打造的“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之一。为了让演出兼具专业性与观赏性,书院提前一个月开始筹备。一方面,积极联系淄博市文姜京剧团,邀请拥有演出经验的演员团队加盟,精心挑选《贵妃醉酒》《红灯记》等经典剧目片段;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多次实地考察演出场地,调试音响设备、搭建简易舞台,还贴心准备了驱蚊水、小扇子等物资,让居民们能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演出。
“以前总觉得京剧离我们很远,这次社区把演出搬到家门口,还这么贴心,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演出开始前,居民李阿姨拿着书院发放的节目单,兴奋地和邻居分享期待。好戏连台,掌声响彻夏夜
当晚6点,随着一阵清脆的锣鼓声响起,演出正式拉开帷幕。首先登场的是经典剧目《贵妃醉酒》选段,演员一颦一笑尽显雍容华贵,婉转的唱腔如清泉流淌,瞬间将观众带入古典意境中。台下,老人们轻轻跟着哼唱,孩子们瞪大好奇的眼睛,不少居民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演出间隙,社区文化书院的志愿者还向大家普及了京剧的历史渊源、行当划分等知识,让居民们在欣赏演出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艺术。“原来京剧里的‘生旦净丑’各有讲究,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刚上小学的小朋友乐乐,拿着志愿者发放的京剧小知识手册,认真地和妈妈分享。
文化赋能,书院点亮社区生活
此次纳凉京剧演出,是古窑社区文化书院推动传统文化走进基层、服务居民的一个缩影。自建设以来,书院始终以“文化惠民” 为导向,依托社区空间,打造了 “公益暑假课堂”“非遗体验”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让社区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社区文化书院就像一个‘文化加油站’,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接触到传统文化,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 居民张叔叔是书院的常客,“以前退休后总觉得生活无聊,现在跟着老师学书法、看演出,日子过得充实又有意义。”
演出结束后,居民们意犹未尽,纷纷围着演员交流感受,不少人还向书院工作人员提议:“以后多办些这样的演出,让我们能经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此,社区文化书院管理员表示,未来将继续结合居民需求,策划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社区落地生根,让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晚风依旧温柔,戏韵仍在回荡。这场纳凉京剧演出,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个难忘的夏夜,更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大家心中悄然发芽。相信在社区文化书院的持续努力下,会有更多居民走进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共同营造一个有温度、有文化的社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