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以下简称“青研班”)自2022年9月在京开班,招收54名来自25个院团的青年演员,涵盖6个戏曲剧种。三年间,邀请20余位专家讲授18门文化课,30位名家举办艺术讲座,拓展学员视野。专业教学上,聘百余位艺术家传授300多出传统剧目,确保经典技艺高水平传承。
其中,来自国家京剧院的七位青年演员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极汲取各流派的艺术精华,跟随多位京剧名家学习,认真钻研前辈艺术家的表演风格和技巧,艺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展现出了青年戏曲从业者的活力与风貌。
2025年1月9日,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后,全体学员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大家表示,不仅要向前辈和老师虚心学习,更要勤学苦练,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新征程上,青年演员要勇担使命,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艺术简历
褚沣怡,国家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工(梅派)青衣,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师从李亚芝、王志怡、张晶、冯海荣、李亚莉、赵乃华、王晓燕、马帅、李艳艳、李红艳、沈世华、李胜素等老师。曾获第二届文华杯金奖、首届国戏杯金奖;2019年3月,获得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新人主角奖”;2021年9月参加湖北卫视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第二季)获十强第四名。
“青研班”注重对演员全方面素质的培养。梅派剧目多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忠孝节义、家国情怀等主题。褚沣怡在“青研班”的学习中不仅掌握了表演技巧,更理解了剧目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唱、念、做、打各方面均取得进步,将人物情绪层层递进,使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青研班”鼓励学生对于梅派艺术精髓的深入理解,促进表演能力的进一步突破,更使传统剧目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学习感悟:
三年“青研班”的学习时光,就像戏台上每日练习的唱念做打,在日复一日地锤炼里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从刚入学时的懵懂,到如今理论与实践的历练,这三年里的每次学习、排练、演出,教会我的不只是传统戏里的程式身段,老师们口传心授的点点滴滴中,我更明白了戏曲艺术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根和魂。
犹记恩师李胜素执手相授的《穆桂英挂帅》,她将杨家将的忠勇风骨化作指尖力道,教我以一招一式勾勒家国大义。疫情肆虐时,老师隔着屏幕仍要求眼波流转须精准,视频里她示范的《捧印》中的“九锤半”,在方寸屏幕间传递穆桂英的飒爽英姿。从《穆桂英挂帅》到《谢瑶环》《太真外传》《廉锦枫》《洛神》《生死恨》,一出出梅派经典剧目的研习都让我快速提升。我在“青研班”的数次汇报中参演了《断桥》《四郎探母》《龙凤呈祥》《宇宙锋》《穆桂英挂帅》《谢瑶环》《太真外传》《廉锦枫》《演唱会》等剧目,从梅兰芳大剧院到周信芳艺术空间,八出剧目轮番检阅的不仅是功夫,更是老师“戏比天大”的艺德传承。每当演出时,李老师总在侧幕以目光牵引我的台步,她的“把场”不是简单地坐镇,更是用半生舞台经验为我搭建起无形的扶梯。
参与国家大剧院数字版《白蛇传》的创作,让我第一次直面传统戏曲与新媒体的碰撞。在杨小青导演的艺术引领下,我于“国大版”《白蛇传》的创作中完成了表演艺术的蜕变。导演要求我与数字媒介、观众建立深度联系,在虚实交叠的舞台上营造沉浸式体验。历时半年的艺术探索,我穿梭于传统程式与现代语汇之间,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平衡,将白素贞的痴情、勇毅与千年灵韵层层淬炼。面对更为宏阔的舞台空间,我反而以更细腻的情感表达,通过水袖的流云般舒展、唱腔的幽咽婉转,与角色进行灵魂对话。当大屏幕的西湖烟雨与我的身段交织,传统程式在全新的舞台上焕发新生。这既是对梅派艺术的深情回望,更是戏曲现代性探索的勇敢实践。
在延续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第七届“青研班”着力加强学员艺术实践的提升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先后在京集中举行28场教学汇报演出,在各地进行教学实践演出200余场。学员在专业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创作排演新剧目50余部,是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践行和生动体现。“青研班”的舞台实践堪称“艺术熔炉”。前段时间在京、津、沪、汉等地的巡演中,我于定点光区里舞动身姿,突破传统程式,悟得艺术创新的真谛。此外,“青研班”众多理论课的指引,它们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将实践转化为理论的大门,使我获得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知跃迁。我认真梳理《廉锦枫》《太真外传》等剧目的学习笔记,发现每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都藏着深厚的“门道”,这种理论观让我的表演更加生动自然。这段学习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也让我更加明白,只有理论与实践交融,方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艺海无涯,这三年我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戏曲艺术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作为新时代戏曲人,我们既要“像古人那样思考”,在程式体系中触摸先辈的智慧;更要“以今人之心创演”,让千年戏曲与当代观众血脉相连。愿我们永远保持初入梨园时的那份赤诚,在戏曲艺术的百花园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