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梨园,怎知京彩如许!傅希如京剧讲座走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4月17日下午,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傅希如走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师生们带来了题为《不到梨园,怎知京彩如许》的普及讲座。
讲座上,傅希如老师以问答的形式,巧妙地引出京剧相关的知识,以充满趣味性的互动,循序渐进地讲解了京剧艺术的方方面面:从徽班进京的历史渊源,到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既有对京剧起源与发展的系统梳理,又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京剧“虚拟化”“舞蹈化”“夸张化”“程式化”的特点。在普及京剧基础知识的同时,带领观众领略了京剧表演的独特魅力。
“趟马”是京剧中一个代表性的程式化动作,傅希如老师邀请同学们上台,拿上马鞭,共同体验了一把将军上马的过程。从摸马、上马镫子,到打马、亮相,傅希如老师详细讲解了每个动作要领,同学们学得有模有样。
在讲解中,傅希如老师也是频频开嗓,高亢嘹亮的声音一出便震惊四座,让在座的师生们大饱耳福。无论是声情并茂的朗读【破阵子】,还是中气十足的演唱《智取威虎山》,都信手拈来。
讲座最后,傅老师还带领大家学唱了经典曲目《智取威虎山》中的一段唱词:
今日痛饮庆功酒
壮志未酬誓不休
来日方长显身手
甘洒热血写春秋
在傅老师一句一句详细的示范与教学中,台下师生齐声并唱,学得是有板有眼。一曲尽了,师生们都切身体会到了京剧演员“台下十年功”的辛苦不易,以及深藏在这种不易之后,演员们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郑秀妍
参加本次京剧普及讲座,让我对京剧艺术有了更为系统的认知。讲座从京剧的历史源流、艺术特征、行当分类及文化价值四个层面展开,通过图文讲解、视频赏析与片段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使传统文化以清晰理性的面貌呈现。作为青年学生,我认识到京剧不仅是历史遗产,更是承载中华美学精神的活态文化。其严谨的艺术程式与深刻的人文内涵,值得通过理性认知打破代际隔阂。此次讲座以知识普及为桥梁,让我建立起对京剧的基础审美框架,也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语境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王同学
此次讲座给我带来的感受是意想不到的,没想到傅老师的演讲科普居然这么有趣,让我对京剧这一中华传统有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希望以后还可以参加很多这样类似的讲座
@Aeolus
老师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将京剧历史与流派发展娓娓道来,从程长庚的古朴醇厚到余叔岩的韵味醇厚,鲜活的故事与经典唱段让京剧艺术跃然眼前。互动环节中,老师邀请5位同学学习“骑马”的动作要领;同时也教学各位同学学习唱戏腔,比如《智取威虎山》。聆听傅希如老师的讲座,宛如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京剧艺术之旅。
“京彩”课堂以趣味互动和专业演绎圈粉无数,其深入浅出的讲解与沉浸式互动深受高校师生喜爱。未来,这一讲座将持续走进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多个高校,让更多高校师生近距离感受国粹艺术的永恒魅力,为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