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晚18:30,中山剧场内再次拉开了京剧院“惠民戏苑”系列——传统折子戏青年演员专场的帷幕,传统好戏再度登台。台上的青年演员们全情投入、朝气蓬勃,展现扎实的功底,演绎传神的故事,让戏中人在台上再次鲜活起来,给当天的戏迷们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表演,让观众们对传统故事中一出出爱恨情仇、一幕幕悲欢离合感同身受,拍手称绝。
作为一出歌舞并重的剧目,汝富心和张健鹏两位演员展现出了扎实的基本功,两位演员一旦一丑,一白一红,极具特色地边歌边舞,通过优美多变的身段、表情动作及频繁的舞台调度,用似说似唱的“柳枝腔”,表现出了悲怆中蕴含诙谐又节奏十分鲜明的一折传统戏。
第二折——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是一出经典的传统剧目,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是国民人人耳熟能详的爱国主义教育故事。翟育萱、崔洪泽、徐婕三位演员用扎实的演绎功底不负众望地展现了这一出典范剧目。
翟育萱扮演的岳母更是用时而节奏缓慢、旋律深沉,时而节奏紧凑、情绪激昂的唱腔将刺字时的悲壮与坚定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一位既心疼儿子又坚定报国信念的母亲的矛盾心理重现于今日的舞台之上,让当代的青年从戏剧中领略了家国危难时民族每一份子的担当和决心。
第三折——探皇陵
作为花脸的传统剧目,全剧唱腔经典,板式丰富,是花脸很有代表性的“唱工戏”。
解振宇、孟士博和苏新涵等几位青年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得十分丰富。徐延昭的备份、无奈,对先帝的忠诚,杨波的沉稳、机智,对国家的责任感,都在演员的举手投足一唱一念中得以体现。
第四折——乌盆记乌盆记沉重的故事背景难免让观众生出许多期待。昨晚的演出中扮演刘世昌的青年演员杨洋将唱段演绎得哀怨凄凉,节奏缓慢,深刻地表现出刘世昌的冤屈和悲痛,将魂灵状态时缓慢的动作、飘忽的眼神演绎得十分到位,营造出阴森、哀怨的氛围。观众们在清明节前一天看到这样的表演纷纷表示十分应景。
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的节日,人们在这个时期容易产生思念和感伤之情。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通过优美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和动人的剧情,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让人们在欣赏演出的过程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宣泄口,引发情感共鸣,缓解内心的悲痛和压力。“惠民戏苑”的青年演员演出项目更是让青年人才在一线与传统相融与经典相接。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化传播关键在“人”,近年来,京剧院党委持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扩大青年演员影响力,推出“惠民戏苑”给更多年轻人舞台机会,不仅是回馈广大戏迷观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对戏曲文化繁荣发展事业的重要表达和成果展现。未来,京剧院也将持续培养青年演员,实现戏曲文化代代不息,薪火相传,也为戏曲文化复兴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天地,让青年演员唱好戏,为现场观众服好务,给戏剧文化铺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