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京剧《女起解》《遇皇后·打龙袍》演出当晚,来自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的学生们走进中华剧院,探班京剧后台,近距离感受京剧的魅力。
在中华剧院前厅,讲解员向孩子和家长们详细介绍了壁画上绘制的京剧中“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及各行当的特征。在中华剧院前厅的墙上挂着各个京剧名家的肖像,如侯喜瑞、梅兰芳、程砚秋等等。讲解员引用先前讲解京剧各行当特征的相关内容,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们了解各位京剧名家。
参观完前厅后,学生们来到剧院后台,探索戏曲演出背后的精彩。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专业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京剧行当的特点、化妆的基本方法和不同行当的异同、服装的分类和颜色的意义、道具的使用场景、演出前的准备流程、舞台布景传统与现代的演变等内容。
实地的探班,亲身的体验,不仅让学生们了解更多京剧台前幕后的消息,并且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京剧这门传统文化的兴趣。京剧后台探班活动旨在为孩子们提供近距离亲近艺术、培养艺术素养的体验。
今年,中华剧院将开放剧院的中华依园作为“沉浸式京昆研学基地”。中华剧院的研学以“园林实景”为特色,除了带领大家探秘舞台前后,更具吸引力的是可以在园林中沉浸式欣赏演出,零距离互动体验戏曲表演。
“我们也欢迎更多大中小学生走进剧院,走近戏曲国粹,沉浸式欣赏中华戏曲艺术的魅力。”中华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