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尽心血、不遗余力,专注于京胡收藏与保护,这是楼庄东一生的写照。这背后除了他个人的热爱之情,更有他将京胡文化传承发扬的理想。正是出于这种理想,楼庄东经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毕生收藏的70余把京胡捐赠给上海艺术研究中心。
12月19日下午,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举办了正式的捐赠仪式,由中心副主任沈捷主持,中心主任夏萍、艺术档案馆主任陆俊鹏及副主任潘波参与, 特邀楼庄东及其家属、上海大龢堂乐器文化工作室乐器专家沈正国、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江妙春、原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副馆长张华丽出席仪式,既为纪念这意义非凡的一刻,也为对楼庄东的善举表达诚挚感谢。
京胡收藏对于楼庄东来说并非一种闲情雅致,而是凝聚了他的人生经历与理想追求的事业。自他幼时随父亲楼邦达操习京胡起,就与京胡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还谈到,母亲在1967年他十余岁时,借钱为他买来人生第一把京胡。说起年少时与父母的回忆,楼庄东百感交集,不免哽咽了起来。数十年来,他从各渠道想方设法、省吃俭用地收集到70余把珍贵的京胡藏品,其中,在收集晚清四大名琴师梅雨田、孙佐臣、陆彦庭、王云亭的用琴时,他花了将近二十年才集齐,实属不易。夏萍在捐赠仪式上提到,她到楼庄东家拜访时,看到他对于收藏的京胡视若珍宝、悉心收藏,在不算宽敞的家中专门陈设了数个展示柜用于摆放。楼庄东还为她细细讲解了每一把京胡的特点和收藏故事,足见其对于京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深深的痴迷。
除了收藏,楼庄东也有着非常扎实的琴艺功底,曾在宁波京剧团专业操琴十年,且他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厚,其耗费数年心血编著的《中国京胡与琴师》,辑600余名古今京胡琴师资料,为此项京剧史料首次集成,被录入《中国京剧百科全书》。
捐赠仪式上,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夏萍带领与会者们回顾了2019年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原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主办《中国京胡文化展》的相关情况。当年9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京剧艺术,原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特邀楼庄东用他京胡藏品中的70件珍品,联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大世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四家单位在上海大世界成功举办了《中国京胡文化展》,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展览还特请沈正国、陈书明、江妙春为设计策划及内容把关提供支持。
为了进一步发挥这批京胡的社会价值,中心于2022年出版了《中国京胡品鉴——上海艺术研究中心馆藏京胡图录》,该书由夏萍主编,楼庄东、沈正国、陈书明共同编纂而成,全面展现了京胡实物的历史风貌及其史料价值,学术性和艺术性相得益彰。捐赠仪式上,沈正国表示,能够有机会接触并研究这批宝贵的京胡,对他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正是多亏了楼庄东先生,才有了这本集体智慧结晶的书籍出版,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经过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并对于中心馆藏条件充分了解之后,楼庄东决定将收藏的70余件京胡等实物全部捐赠给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希望中心能够促进传统戏曲事业的发展。这批珍贵的京胡品种繁多,涵盖深广,是中国传统乐器学领域绝无仅有的案例。其中部分京胡历史悠久、横跨百年,琴身后蕴藏着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是见证中国京剧历史绝佳的文物。
夏萍代表中心向楼庄东颁发了捐赠证书。楼庄东表示,他很高兴为自己的爱琴找到了最好的归宿,期待中心能够为京胡保护与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此次捐赠会上,楼庄东又特地捐赠了其收藏的七副珍贵的髯口,当初是由著名京剧女演员孟小冬的学生——京剧演员及琴师黄金懋转让给他。
最后,沈捷代表中心再次郑重地对楼庄东的热心捐赠以及他对中心寄予的信任表达了谢意,并表示中心一定会如同善待我们的下一代一样去善待这些藏品,且尽最大努力去利用研究它们,将其价值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