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北京团代表刘长瑜参加北京团活动
“现在一些年轻人开始对京剧艺术有兴趣了,我们国家京剧院计划通过举办京剧文化培训班,教白领阶层和大学生看懂京剧、会唱几句,在他们中间普及推广京剧。”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此外,刘长瑜在参加北京团代表分组审议时提到京剧演员待遇过低问题,希望有关主管部门加大京剧演员的收入,同时通过制度保障和理念创新,使年轻京剧演员“安心”把艺术搞好。
培养年轻演员、培养年轻观众,刘长瑜认为从年轻人“入手”,京剧才能“越演越好”。
年轻人对京剧“感冒” 推培训班让白领大学生看懂京剧
刘长瑜代表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速,人们每天辛苦工作以后需要放松,更适合接受一些浅显易懂的快餐文化,而比较起其他影视艺术,京剧是夸张、虚拟、写意的,强调的是在一种美的意境中夹体味中华民族的文化、经济、美学等方方面面知识,需要用时间、花心思去欣赏,这正是忙碌的现代人所缺乏的,这也导致了京剧的边缘化和京剧市的场萎缩。
“不要总觉得京剧只是老年人感兴趣,其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对京剧很有兴趣,他们也在追求与较高文化层次相匹配的艺术。”据刘长瑜介绍说,在日常演出和京剧进校园的活动中,发现白领和大学生非常渴望了解京剧,只是苦于不懂得应该如何去欣赏。
“其实京剧很好懂,说的是普通话,唱念有字幕,有舞有剧情,喜欢上以后能爱一辈子。”刘长瑜透露去年在国家京剧院建议办京剧文化培训班,利用年轻人周末等业余时间,由专业演员为他们讲京剧的知识,教基本的唱段,该项工作正在筹备当中。
刘长瑜代表还谈到,社区在当下百姓的生活当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京剧走进社区也是未来一个非常好的普及手段。“把戏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表演讲解相结合,主动让不懂京剧的人去欣赏这门艺术,尤其是可以吸引一些进不去剧场的小朋友关注京剧,这种推广方式值得探讨。”刘长瑜说。
年轻演员容易“分心” 提高演员收入才能出好戏
“待遇过低问题是制约京剧演员数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刘长瑜介绍说,京剧是综合性艺术门类,淘汰率高、成才率低,但是包括“四梁八柱”的配角都非常重要,由于待遇过低似乎看不到前途,流失了大量的好苗子。
“1963年我每月的工资是98元,那时候相当高了,可现在我作为一级演员月工资是3400元,一些年轻演员的工资每月只有1000元左右,京剧演员的收入增长和其他行业是不相匹配的。”刘长瑜表示,自己很满足,因为可以通过大量的演出、授课一定程度上提高收入,但是年轻演员没有这些机会,但仍然要为京剧事业流汗、流泪,奋斗终生。
刘长瑜透露,今年中国戏曲学院招考本科生,报名的只有15个人。
“待遇上不去,即使是现在进入专业演出团队的年轻演员也很难全心投入到练功和排练剧目当中。”刘长瑜举例说,以前京剧《红灯记》里游击队下山时可以表演三级跳,现在参加演出的演员,跳完第一下,第二下就要“酝酿”很久。
“京剧是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要使它持续发展,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刘长瑜建议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对京剧艺术投入的同时,需要通过制度保障和理念创新,使京剧演员“安心”把艺术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