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巡演归来丨观众们说:海派京剧独有韵味,令人难忘!
6月16日-19日,上海京剧院参加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主办的2019中国戏曲节。昨日,巡演团队带着香港观众的热情和鼓励平安返沪,凯旋归来!
继17、18日两场传统剧目演出后,6月19日在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上演的是海派经典连台本戏《七侠五义》(头本)。现场气氛极为热烈,座无虚席。主办方透露,演出剧场千余个座位,开票仅四天时就已告售罄。
由于鼓师、琴师在伴奏时需要看到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演,所以《七侠五义》在剧场演出时一般会使用乐池或预留出观众席第一排,在座位与舞台之间摆放乐器。然而票务太过火爆,第一排座位早已抢购一空,乐队不得不移至下场口。鼓师通过幕布与布景间隙很难观察到主演演出情况,最终配备了舞台监视器。即使条件有限,大家依然积极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拿出了最好的状态,出色地完成了演出。
演出顺利也得益于剧院与主办方、剧场方自去年就开始的沟通和配合,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技术总监说到:“谢谢上京带来非常棒的演出,合作很愉快,希望可以快点再见面合作。”
在巡演团队离开时大家秉承了上京人一贯的美德,后台化妆间“来时什么样,去时一个样”。
《七侠五义》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一应俱全,动情动听的唱段、惟妙惟肖的表演、巧妙绝伦的出手、惊险刺激的开打……还有好玩好看的各种机关布景增添奇妙效果,这一段传奇“侠义”故事有声有色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香港观众感受到了海派京剧的独特韵味。
观众说:
戏热闹紧凑好看,也有意思,最难得是演员个个演得好,傅希如与吴响军个头扮相武功嗓子不相伯仲,在台上漂亮好看,堪称“一双璧人”。何澍老师是大将之风,名副其实是“大哥”,压得住台,郝杰的翻江鼠蒋平动作及念白都干净利落,掌声不少,还有包公、皇帝等个个都好,卖力,有戏。西九行政总裁茹国列先生赴英进修请辞,那天是最后一天上班,晚上给好友网上留言道别,最后一句是:今晚看了七侠五义,精彩。
当晚演出结束,大批观众涌到台前鼓掌叫好,大叫再来香港,谢幕多次,此种场面已多年未见。
香港振兴京剧票房今年10月国庆演出,已请上京,戏码也已商定,看了戏后,大伙叫我问:演三天《七侠五义》可以吗?还有没有二本、三本?
这基本上已是五六十年前的戏了,到今天仍耐看。
——香港《大公报》主笔叶中敏
2016年陈少云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狸猫换太子》之后,上京和香港观众分别了两年多了,非常惦念上海的海派京剧。这一次“南北名家荟萃”不仅带来了传统戏,还让我们重温了上海京剧舞台独有的绿林戏。《七侠五义》的复刻不仅让老看客回味当年的风光,也在新颖技术和舞美效果提升下,体验了上京给我们带来的视听觉盛宴,期待下次的演出!
——卜嘉雯
在开幕剧目的演出中,上海京剧院的中青年演员俱有上佳的艺术表现,作为开幕压轴大戏剧目《七侠五义》唱做并重,武戏更是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海派京剧连台本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采。随着剧情的展开香港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剧至终场,观众们驻足鼓掌不肯离场,期待二本《七侠五义》莅临香江!
——陈锐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有一批老观众,他们当年在上海看过《七侠五义》!他们说到:剧情精炼、演出紧凑流畅,每一位角色都可圈可点,上京的青年演员确实优秀!还有一位93岁老戏迷杨伯伯,从头到尾都高兴极了,不知说了多少遍好看。
陈金山导演介绍说,连台本戏由于故事连续,通俗易懂,并且有文有武,排场热闹,很受观众喜爱。加上连台本戏的结尾常会设有悬念,“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总能让人欲罢不能,接连来看二本、三本。而上京的连台本戏精彩非常,重复看上好几遍都觉不过瘾的戏迷大有人在。
观众们想看二本的呼声已越来越多了!
什么时候能够在剧场看到呢?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部分剧照由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