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街道为义工子女开设“国粹学习班”
唱念做打 9岁女童当起“小青衣”
张梓仪(前中)苦练基本功。
“愁肠粉饰一水袖,娇颜青衣半点墨”,京剧中的“青衣”,一悲一喜一抖袖,一跪一拜一叩首,一颦一笑一回眸,总是美得让人惊艳。托了义工父亲的福,这个暑假,家住布吉街道可园社区的9岁小女孩张梓仪有幸成为了一名小青衣。她从手眼身法步学起,苦练唱念做打,一步步走进京剧这一传统国粹的殿堂……
免费学习戏曲艺术
她在国粹班圆了京剧梦
今年暑假,布吉街道为辖区义工子女开设了“国粹学习班”。当记者走进布吉老干中心舞蹈室时,“国粹学习班”的孩子们正在这里排练京剧《穆桂英挂帅》、《包龙图》的选段。“老生”豪放粗犷、“老旦”高亢浑厚、“青衣”婉转清亮……看到孩子们举手投足之中都是戏,很难想象他们只经过了一个月的戏曲训练。在这一众孩子中,记者一眼就看到了张梓仪,虽然她的身形娇小,但灵动的表情和优美的身姿却让人印象深刻,一颦一笑中还真有些青衣的神韵。
在上“国粹学习班”之前,张梓仪只在电视上看过京剧,“做梦也没想过有一天能唱上几句”。今年暑假,这样的“梦”竟然在自己身上实现了,张梓仪的妈妈告诉记者,得知街道为义工子女免费开设“国粹学习班”后,他们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孩子,“梓仪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愣了一下,接着连连催促我们报名,生怕报晚了就没有名额了。报名成功后还抱着爸爸亲了几口,看得出是真的想学……”
“我爸爸说这是街道专门给义工子女的福利。”身为义工子女,张梓仪感到十分骄傲。对于京剧等戏曲的喜欢,支撑着她在本该轻松玩耍的暑假里每天刻苦练习、早出晚归。“甚至比平时上学都勤快。”据介绍,由于可园小区内有配套小学,小梓仪之前都没有单独出过门。而这次的“国粹学习班”设在布吉老干中心,平日要上班的父母没有时间陪同,小梓仪学会了独自出行——自己搭乘地铁前往2.5公里之外的老干中心上课。
走路吃饭都在练习
对戏曲的感情越来越深
“李老师告诉我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张梓仪口中的李老师,就是此次“国粹学习班”的主教老师、京剧短打武生李保岭。除了传授技艺,李保岭还会给孩子们讲解中国戏曲历史。
“学戏是很苦的,孩子们每天都要练习基本功,这个过程很枯燥。让孩子们了解戏曲文化,可以激发他们坚持练习的动力。”李保岭告诉记者,“从7月15日开始上课至今,我感受到孩子们对戏曲的感情越来越深了。”
“每次都要练习压腿、踢腿,包括正腿、旁腿、片腿,还要跑上15圈台步,手势也要练,你看这是云手……”说到兴头上,张梓仪还现场演示了一番,不过这些基本功对于从小学舞蹈的她来说不算什么,“虽然很辛苦,但我相信自己能做好。”
“老师给我安排的是青衣,要演好青衣,我觉得最难的是眼神和唱腔……”张梓仪向记者解释,京剧讲究眼随手动,“就是手势到哪,眼神就要跟到哪,之前我老做不好,于是走路、吃饭、睡觉前都在练习……”除了练眼神,还要练唱腔。青衣的唱腔清亮,为了把音高提上去,张梓仪就吊着嗓子说话,“她还用京剧唱腔叫妈妈、爸爸,我们都觉得她‘魔怔’了……”张梓仪的妈妈笑着说。
胭脂水粉淡施腮红,浓墨重彩描摹眉眼……昨日,张梓仪和小伙伴们第一次上妆,她终于看到了自己的“青衣”扮相。不久之后,他们即将迎来自己的“汇报演出”。随着汇报演出的到来,为期一个月的“国粹学习班”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小伙伴们学习了京剧、黄梅戏和川剧变脸。“听说之后会有第二期、第三期和环卫工子女、职工子女班,我打算继续参加,也希望有更多小伙伴能学习戏曲、爱上戏曲,将中华戏曲艺术传承下去……”张梓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