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这个小巴郎最爱扮包青天,唱起京剧字正腔圆韵味十足
沙合扎提(前排左三)在一次活动中表演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3月6日的大课间,乌市第20小学六年级1班教室里,孩子们围着沙合扎提,听他唱京剧名段《铡美案》,曲调圆润,吐字清晰,看他一板一眼比划起“包拯”的动作,像个专业戏剧演员,大家都鼓起掌来。听沙合扎提唱京剧是六(1)班孩子们最喜欢的课间休息方式之一,大家已经听了一年了。
说起12岁的沙合扎提,学校德育处副主任马丽说,唱京剧是沙合扎提的强项,“学校里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的。”
沙合扎提对京剧的喜爱,连他的妈妈帕提古丽都感到惊讶,唱京剧几乎占满了他的课余时间。帕提古丽说,儿子小时候不爱看动画片,就爱看央视戏曲频道,从去年开始,沙合扎提跟着新疆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瑛学京剧至今。
沙合扎提的包拯造型
5岁就爱上京剧
“5岁时看电视里唱京剧的,画着花花绿绿的妆特别惊奇,他们唱得很好听,那时就喜欢了。”沙合扎提说,后来才知道京剧是国粹。让他高兴的是,父母对他的爱好非常支持。
京剧花脸(又称净角),动作大开大阖,做好动作必须先练好基本功。“练横劈叉、竖劈叉好辛苦。”沙合扎提说,尤其是两个同学对着使劲,老师还要用力推,“好疼呀,每次都差点流眼泪,但我是男子汉,只能忍着。”他说,有些唱段节奏很快,但又要吐字清晰,练起来很不容易,一遍遍重复,的确有些枯燥乏味。“很辛苦的时候,想过放弃,但每次表演后都特别开心,辛苦就忘了”。
看着儿子的拼命劲儿,帕提古丽既心疼又高兴。“这是他真正喜欢的东西,他不放弃,我们就无条件支持。”她说,除了跟老师学习,儿子每天晚上都会在家练习,“邻居们都习惯了,哪天听不到他唱京剧,还会意外”。
跟着名师学艺,平时的演出也较多,每场演出前的一段时间,沙合扎提天天要去练习。一下课,他就背着书包坐公交车赶到排练室,经常练到深夜。让班主任邱琳欣慰的是,“虽然孩子的演出活动多,但从没耽误过功课。现在还担任学校少先队副大队长。”
唱京剧带来自豪感
沙合扎提最喜欢的京剧选段有《铡美案》、《红灯记》选段《临行喝妈一碗酒》、《智取威虎山》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等。最近,他正在练唱《白毛女》,他扮演的角色是杨白劳。
京剧名段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让沙合扎提理解这些故事,班主任邱琳没少下功夫,她经常给学生们讲与京剧名段有关的历史故事,“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了,孩子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感情起伏,表演出更好的效果。”她说,虽然京剧是沙合扎提的业余爱好,但她很欣慰孩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她也十分愿意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他们的艺术素养。
沙合扎提的京剧老师陈瑛对他的评价是,唱腔很“入味”。她说,沙合扎提对京剧的悟性很高,从没缺过课,学习很主动,“如果没有兴趣,这么小的孩子很难坚持下来”。
“越了解越觉得京剧有意思。只要穿上戏服、扮上花脸往舞台上一站,就充满了自信。”沙合扎提说会把唱京剧一直坚持下去,还会教身边的小朋友,让大家跟他一起分享其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