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心中的舞台——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侯丹梅
见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贵州京剧院院长侯丹梅时,她刚刚结束了两个小时的练功,乍暖还寒的天气,她脸上却挂着晶莹的汗珠。“事情太多,只能见缝插针地练功。”侯丹梅说。
与往年一样,2018年新年伊始,侯丹梅就一直处于连轴转的工作状态中:1月1日晚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参加“2018年第三届人民大会堂·京剧名家名段新年演唱会”;之后率贵州京剧院参加“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多彩贵州大舞台展演”,将好戏带到遵义、六盘水……“侯院长事情太多又太追求完美,再怎么辛苦都不能让她停下来。”贵州京剧院副院长张明玮说。
据张明玮介绍,仅2017年,该院全年的演出就有430多场,这其中还不包含与其他省市京剧院团的合作演出。而侯丹梅不仅要承担其中重要的演出,要抓业务和管理,还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忙碌的程度可以想见。“能给大家搭建展示、锻炼的平台,让演员们得到提高,出人才、出好戏,再辛苦都是幸福的!”侯丹梅说。
翻开侯丹梅的艺术履历,看到她耀眼成绩背后不懈的奋斗:10岁就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学习京剧,1982年毕业后又拜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关肃霜为师,成为关门弟子。2002年10月,侯丹梅以专业考核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从艺数十年,成绩令人艳羡:曾获首届CCTV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三届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等,如今仍活跃在舞台上,在多个经典大戏及原创剧目中挑大梁,被业内誉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京剧领域的领军人物”。
多年来,侯丹梅想方设法引进人才,带领全院坚持奋斗。2008年12月,贵州京剧院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底,该院又改制为贵州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为激励大家把心思扑在演出上,侯丹梅与团里的其他负责人一起制定了新的奖金制度,例如为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推出了星级奖励评定,奖罚制度都与工资挂钩。
新的考核与奖励制度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演员们争着演出,努力出成绩,舞台上呈现出一片生机。近年来,贵州京剧院墙内墙外都花香四溢,不仅奠定了贵州京剧院在全国京剧行业内的重要地位,也为弘扬京剧、宣传贵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08年6月,受文化部邀请,我省参加北京奥运重大演出活动三台节目之一的《布依女人》接连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两场,在观众中反响热烈;2011年11月,该院排演的大型新编历史京剧《鱼玄机》在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中获优秀奖;2014年排演的大型历史京剧《黔人端棻》获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2016年,该院两次受邀,携《铁弓缘》等大戏及《梅展霜艺》——侯丹梅“关派”经典剧目演唱会等精彩节目,在著名的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央视“空中剧院”全程录播,又一次让全国观众领略到了贵州京剧的风采……
不仅带领大家奋斗,让贵州京剧院在业界引人注目,侯丹梅还与大家一起于2014年元旦推出“戏聚星期五”活动,致力于在贵州培育热爱民族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京剧艺术的观众群体。由专业院团联合业余戏曲团体搭建公益性文化展示平台,此举在全国属首创。开办至今,已拥有会员600余人,其中既有86岁的耄耋老人,也有8岁的儿童。
2017年7月21日,由贵州京剧院举办的“戏聚星期五”第100期大型公益活动暨首届贵阳全国京剧票友演唱会拉开帷幕。176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京剧票友在贵州京剧院国艺剧场连唱了四天八场,来自全省各市州的400多位票友也齐聚贵阳进行了观摩。
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贵州京剧院在方舟戏台的演出将要开场,虽然当晚没有侯丹梅的戏,但她却忙个不停:为演员张罗晚饭、化妆、穿戴行头……专注的眼神中,透出一丝疲惫。到了锣声鼓声响起,演员们上场时,在台下看着他们精彩表演的侯丹梅,脸上的神情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