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忠上台之前化妆准备。
李全忠
钟秀剧社的临时舞台。
李全忠帮演员整理服装。
说起李全忠和他的潍坊钟秀京剧团,潍坊的京剧圈内几乎无人不晓。潍坊钟秀京剧团成立9年来,已累计公益演出一千多场。为了振兴潍坊京剧,由李全忠发起举办的“国际京剧演出季”也走过了3个年头,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尽自己所能为潍坊京剧的发展出点力,是李全忠不变的追求。
热爱京剧致力传承 成立剧社免费演出
提起钟秀京剧团,在潍坊京剧圈里可是无人不知。从2009年成立至今,这支从一开始由20名京剧爱好者发起组成的小团队,成长为今天拥有演员近50人的“大家庭”。这里既有年过古稀的老票友,也有刚刚从单位退下来的新成员,还有慕名而来的京剧爱好者,每到周末,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唱京剧、谈戏曲。
2008年,有感于身边不少退休老人的业余生活非常平淡,酷爱京剧的李全忠便萌生了组建一个京剧团的想法,为的就是让喜爱京剧的人聚在一起,感受其所带来的乐趣。2009年4月,在李全忠为主要发起人的二十多名民间京剧爱好者的努力下,潍坊第一个民间京剧社正式成立,当时起名叫“潍坊钟秀剧社”。作为剧团的主要创始人,今年48岁的李全忠是剧团最年轻的成员,也是剧团唯一的投资人。2009年剧团刚刚成立时,李全忠就自掏腰包,拿出100万元为剧团配置了灯光、音响、道具、服装等全套设备。截至目前,他已经累计投入五六百万元发展剧团。
2015年年初,潍坊钟秀剧社在潍坊市工商局正式注册,改名为“潍坊钟秀京剧团”,成为一个非盈利性的文化社团组织。经过多年的排练发展,剧团成员个个能登台献唱,现在能演出《碰碑》《洪洋洞》《望江亭》等多出全剧。该剧团在“鸢都大舞台”已经成为潍坊业余京剧圈里的“王牌演出”,每年4月初到10月底,每周两场公益演出雷打不动。
此外,剧团还积极下乡参加各种公益性演出。9年来,他们组织的大大小小的公益演出已有一千多场。
拜师苦学京剧一年 获得十大名票称号
李全忠说,他是个喜欢给自己设定目标的人。他努力学京剧是源于一个饭局,2007年,李全忠在酒桌上演唱了一段现代京剧,被大家笑话了一番,李全忠不服,回去自学京剧,两个月后在潍坊一场赛事上获得金奖,4个月后在胶东又捧金奖。之后他北上天津,拜杨派老生嫡传弟子张克为师,潜心学习,在2008年问鼎“和平杯”并获得中国京剧“十大名票”称号。
“京剧讲究的是口传心授,这也是我要拜师的原因,有了师傅的指导,远远要比自学的进步要快。”李全中说,正是有了师傅的口传心授,自己的京剧造诣在那一年间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当然,成功永远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为了提高自己的京剧演唱水平,每次师傅上课的内容李全忠都会一点不落的全部录音,回去反复的听、反复的练,吃透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李全忠看来,事上没有什么事是能够轻松取得成功的,学京剧更是如此,需要下苦工、出大力才能进步。
2013年,李全忠参加山东省京剧专业比赛,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他得了金奖,令不少人感到震惊。
连续三年举办汇演 爱好者们大饱眼福
“2008年,在北京和天津与一些京剧爱好者聊天时,大家都说潍坊的京剧文化氛围特别好,当时我内心非常难受,因为我知道潍坊的情况,虽然有一些喜欢京剧的票友,但是大家很少交流,也没有一个交流的平台。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潍坊的京剧发展好并坚持下去。”李全忠说,他又给自己设定了奋斗目标,在潍坊宣传振兴京剧。
李全忠有一次与一位美籍华人、京剧爱好者聊天,“那位朋友跟我说,南方有些城市会搞一些短期的京剧活动,但是收费非常昂贵。”得知这个消息,李全忠豁然开朗,何不搭建一个免费供京剧爱好者们展示的舞台呢。
从2015年开始,由潍坊钟秀京剧团举办的潍坊市“国际京剧演出季”都会吸引大批京剧演员和票友来,潍坊的京剧爱好者们也借机大饱眼福。
“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每年的4月到10月,会进行百余场演出。”李全忠说,潍坊市“国际京剧演出季”每年大约吸引京剧爱好者、团体700余人来潍演出,甚至有美籍华人组团来潍坊表演,取得了良好的口碑。